“知道,这些信息陛下就没想过瞒着。”探春早就已经深思熟虑过了,“可我既然愿意,当然不指望和和美美的爱情。其实林姐姐想一想,就算我待在家里等着出嫁,二姐姐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儿,我又能得到什么样的一个家呢?”
“可,二舅舅和大舅舅,终归有些不同。”提到迎春,黛玉最近太忙了,都没时间关心一下,她暗暗记下,明儿就派紫鹃去瞧一瞧。
“是,但府里头的乱象,老爷压根儿没法子。林姐姐你也知道,老爷那性子。”探春虽然明白,贾政不会像贾赦那样为了五千两银子就把自己给卖了,但贾政这些年为官的本事,实在是堪忧。
“其实妹妹今儿来,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探春并没有扭捏和遮掩,“我很清楚,朝廷册封了我为郡主,那么,老爷肯定是会有个官位的,总不至于让郡主的生父做个白身,请姐姐和姐夫帮帮忙,别让老爷去太热门的位置,他做不好。”
不愧是探春,看的很清楚,这事儿前两日萧霆钧就和黛玉讨论过——学政一事完全揭露了贾政的性格,他脑子不灵活,没法子平衡官场。
“我和王爷商量过了,让二舅舅去做个翰林院做个侍读学士就是了,二舅舅最喜欢读书人,那边的人事相对简单,平时也没什么利益冲突,应该没问题。”黛玉告诉探春。
探春听后点了点头:“这个安排很好,老爷这人一板一眼,说句不大恭敬的话,板正而迂腐,在这个位置应该不容易被人忽悠。”
“除了老爷,妹妹还希望林姐姐在紧要关头,帮一把我娘,不求多好,能让她温饱就行。”探春心中一直恨赵姨娘分不清轻重,可她到底是自己的生母,此番见自己要远嫁,赵姨娘很是伤心了一场,还跑到探春面前说了好多次,不想她当郡主。
“她一辈子都是个糊糊涂涂的人,环儿如今被养废了,指望不上了。”探春说的都是实话,“再有一事,往日里我觉得宝姐姐识大体明是非,如今看来,她压根不是那样的人,书虽读了,却并不真的明理。不只是私心太重,还罔顾法典,林姐姐肯定听闻了秋纹的事儿,虽然找不出证据,但宝姐姐肯定脱不了干系。在宝姐姐眼里,丫头奴仆,死了就死了,不值得一提。可就算是本朝律法,也没有随便打死仆人的道理。”
“如今她又和二皇子妃走的近,所以,我觉得,府里早晚只怕要出大问题。”探春虽然忧心,却也毫无办法,当这个郡主去和亲,已经是探春想到的最好的法子了,“日后真到了那一步,林姐姐能对我爹娘施以援手,不奢望他们还能过安逸的生活,能活下去保命,就够了。”
黛玉见探春要起身,忙拉着她的手:“三妹妹,不要这样,你放心,我答应你。”
探春知道黛玉是言出必行的人,于是转而说起她即将去的岛国:“我想,我和林姐姐该有一个特别的联系,仅仅你我二人能看懂。这样寻常书信往来,都能传递消息。”
三妹妹连这都考虑到了,看来,她真的是思虑良久的。
既然如此,黛玉也不能辜负了探春的一番心思,姐妹二人都是聪明人,立马商量起来。
这是很复杂又很需要考究的一项差事,两人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才做出来个大概。
探春从郡王府回去,宝钗倒是第一个就来了,身后跟着的莺儿手中,捧着一套赤金的贵重头面,仿佛怕人看不到一样,特意显摆着。
第113章 册封郡主荣府内斗
探春对宝钗的到来一开始是感到意外的:这次太太被幽禁后,贾母让探春李纨和宝钗一起管家,探春对着宝钗就相当直接和不客气了。只要是探春真心认定是不对的,无论宝钗怎么说她都不会点头。只要是探春觉得做了对府里有益的,就算宝钗反对,探春也都极力去做好。
李纨这一次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以前她不闻不问,一切跟着旧日规矩来,这一次她却完完全全站在探春那边,所以常常局面都是二对一,宝钗处于弱势一方。
然而探春很快就明白了,自己这一次册封郡主,对于荣国府而言是个大好事,宝钗如今是荣国府的媳妇,能因此得到实惠。
何况,自己真的出嫁了,宝钗只怕就要拿下这个府里的管家权了。
宝钗脸上虽然没有笑意,但声音里掩不住有喜悦的,她先开口:“虽说三妹妹的嫁妆肯定是由内务府置办,但我也听说了,岛国用铜钱不用银子,所以思来想去,还是金子宝石的头面,送给三妹妹压箱底,才方便些。”
说着就让莺儿将自己准备的添妆送上:“这一套,有金丝八宝攒珠簪,也有五凤挂珠钗,加上赤金盘螭璎珞圈等,是我出嫁前母亲给的,这次给了三妹妹,希望三妹妹去了,生活如意,顺顺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