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6)

作者:乌珑白桃 阅读记录

荀妙菱照着口诀吐纳,渐渐感觉到身体里有一股气息在四处流转,生生不息,气韵不绝。

同时,深紫衣袍的道人凭空变出一袋灵光氤氲的上等灵石。他单手掐诀,灵石顿时如星子四下飞散,围绕着正在参悟的荀妙菱摆了一个再标准不过的周天聚气阵。

阵法一成,磅礴灵气如腾空而起——还没来得及凝聚成气旋,就被阵中的人全吸了进去。

同时,发光的灵石也开始闪闪烁烁,灵气已失大半,一副后继无力的疲软模样。

紫袍道人:“……”

他马上掏出一批的新灵石续上。

荀阿菱闭着眼,强横的灵气在她经脉里横冲直撞,带来一股难言的鼓胀之感。她的意识随时在与这股力量较劲,驯服它们,融合它们。这个过程尤其漫长,因为她的身体像是永不知足的贪饕,源源不断地攫取周围的灵气……

慢慢的,她身体里的那股气息终于平和起来,乖顺地听从主人调度。

不知过了多久,她缓缓睁开眼。

世界好像变成了全新的——这么说也不准确。天地依旧是那个天地,变化的是她。

世间万物的一切在她眼中都变得无比明晰,连竹叶上凝聚的一滴露珠反射的光晕她都了然于心。竹间清风,天上明月,都有了全新的韵味——仿佛一切有形有色的事物背后,都有无形无色的大道在运转。

有趣极了。

荀妙菱新鲜了一会儿,站起来。她现在身心皆轻,感觉自己能一蹦三尺高。

……或许不是错觉?

她正琢磨着,忽然想起刚才那驾驭灵气的感觉,于是伸出手,蕴气于指尖——指尖果然出现了一团透明的、沸腾的灵气。

荀妙菱盯紧脚边的竹叶,随手一挥。

轰。

无形的罡风顿时把半片竹林给犁了一遍。漫天的细叶四散飞舞,竹影簌簌摇动,一大片竹子应声折倒。

啊这。

她明明只是想把脚边的那几片竹叶扫开而已。

“刚入道就能驾驭灵气,如臂指使,不错。”

荀妙菱抬头,发现之前见过的紫袍道人正怡然自得地卧在枝头。

他握着一把黑色银骨扇,以扇遮面,半遮半掩,月光朦胧而下,宛若一场颠倒众生的幻梦。

“引气入体者,可驭天地灵气,升降离合,悉从心起。有无虚实,皆在念中。”

“恭喜荀小友,你已入道。”

荀妙菱微愣,随后朝他恭敬执礼:“多谢前辈助我。”

“不必,凑巧遇见,帮你一把也就是顺手的事。”对方摇了摇扇子,脸上挂着散漫的笑意,说着,他顿了顿,“你之前是不是已经吸纳过灵气了?”

荀妙菱:“我之前不小心把一个测灵盘弄坏了。”

“难怪。”对方似乎早有预料,“一个测灵盘的灵气虽然不算什么,但它潜藏在你的身体里,在你参悟的瞬间自行运转起来,为你打通了九窍。你的灵根想要吸纳灵气,偏偏凡间界灵气稀薄,无法供养你,才有今天这场意外。”

很好,这一切都解释得通,有偶然埋下的引雷线,也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愧是她,一如既往地倒霉。

“等等。”荀妙菱沉思一秒,下意识反问,“既然您说凡间灵气稀薄,那我刚才是怎么引气入体的?”

紫袍道人摇扇子的动作一顿,叹息:“当然是靠我随身携带的上品灵石啊。”

紫袍道人看似胸有成竹,实际内心早就在怀疑人生。

他活了千八百年,真没见过这样的奇事。

首先是入道——一般修士入道有两种方式,一种靠清修,一种靠参悟。荀妙菱这种情形明显是后一种。不过,这样和人聊三言两语就算参悟了?天道居然也承认,这么爽快就放她入道?可见这孩子不仅资质逆天,心性也逆天。

其次是那要命的天灵根,吸起灵气来简直像牛喝水,引气入体居然只花了两刻钟……两刻钟烧掉一百颗上品灵石,这像话吗?倒也不是心疼那点子灵石,主要是她修行的速度,要让宗门里那些天天辟谷打坐感气悟道的弟子知道了,不得排着队从仙山上跳下去?

即便在灵气浓郁的修仙界,一个灵根资质上佳的弟子,少说也要悟上几天才能抓住气感,再花一两个月时间驾驭灵气,冲开灵窍,引气入体……这是正常的大宗亲传弟子修行速度。

像荀妙菱这样一夜入道,天资过高,倒显得有些邪性了。

难怪青岚宗那些长老为争论她的去处闹得不可开交。

不过那又怎样?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既然正好被他撞见,又与他的道有缘,自然就是他的徒弟了。

“荀小友,荀妙菱。”他飞身而下,几步踱至她面前,说道,“我观你身有仙骨,资质非凡,见而心喜,想收你为徒。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