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谢酌立于沙滩,脚下踩着的细沙触感绵软。他凝望着面前的大海,只见洪波翻涌,浪花拍石,远处深黑天幕中流星如注,颗颗落入海中,荡漾的波光与月色交融,有种明显超乎现实的瑰丽之感。
海风吹啊吹。
吹的谢酌衣角翩飞,发丝凌乱。
他面对着这广袤无垠的海面,第一次直观地明白了,什么叫做真正的……“识海”。
“时间紧迫,随手捏的,师父凑合着看。”荀妙菱低头看了眼过于干净的沙滩,道,“我是不是可以弄点什么海螺螃蟹鱼之类的进来养养……”
谢酌咽下喉中的惊诧之语,轻轻咳嗽两声:“还是不要随便在识府里养动物。和你结了契约的灵兽除外。”
“好嘞。”荀妙菱干脆地应下。
“徒弟。”谢酌语重心长地道,“下次,你别随便领人家进你的识府了吧,我怕你把人家吓死。”
荀妙菱有些不解:“为什么?师父你的识府看起来也很大啊。”
谢酌:……他是阵法师,只是使了些技巧贴了会动的图景上去!他的识府看着是挺辽阔的,但是一旦往前走或者往上天上飞就会露馅了!
但他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
“识府洞天对于修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私人领地。”谢酌语重心长道,“你不能随便什么人都往里带,也不能什么东西都往里丢,影响了你的神识就麻烦了——懂了吗?”
荀妙菱一眼就看出她师父在转移话题。但还是笑着配合,行礼道:
“是,弟子知道了。”
两人又在荀妙菱的识海里逛了一会儿,逛累了,遂出去。
出来的时候,天色已近薄暮,荀妙菱要去陶然峰蹭饭吃,而谢酌说他累了想睡觉,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荀妙菱御剑去了秦太初的洞府。
秦太初日常住的地方是一片竹篱茅舍。此刻屋前的大桌上摆满了灵膳——竹笋炖山鸡、酱烧肘子肉、山药炒时蔬、垒成山的素馅儿包子、莲子汤……还有一大盘喷香的麦子烙饼。
算上荀妙菱,八个弟子围坐在桌边,嗷嗷待哺,用期盼的眼神望着厨房。厨房里的秦太初正往外端一大锅米饭。
等秦太初落座,笑着点头道:“得了,开吃。”
弟子们双眼一亮,开始干饭。
秦太初不吃饭。
她喝酒。
清亮的酒液从酒壶中倒出来,满室生香。秦太初惬意地看着这些弟子们吃饭,亦是十分满足。看着他们,仿佛自己也跟着年轻了许多。
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
唉,要是此时,燕瑛也在就好了。
就在这时,云雾深处的一座峰头上忽然传来阵阵钟声。那钟声惊起了山林中栖息的群鸟。之后,空中传来几声鹤鸣,是有弟子乘着仙鹤们在空中盘旋,喊道——
“无忧峰主飞光尊者回山了!”
第79章 (补3.2更新)
众人只听得九天之上剑鸣铮然,一道白芒转瞬而至——
是一年轻女子御剑而来。
她周身剑气缭绕,清冷出尘的面容上不见丝毫波澜。身后披帛于风中猎猎而舞,其上流转的幽蓝华彩似北地的极光般绚烂。
行至山门,那人脚下足尖轻点,长剑骤然分化出万千分光,层叠铺展,化作一道从天而降的阶梯。
飞光尊者就这么以剑为阶,缓步而下——每落一步,阶下剑气便激荡如潮,震得周围的山林簌簌颤动。
听闻峰主归宗,无忧峰的传功长老们匆匆忙忙地召集弟子,前往无忧峰的山脚下迎接。他们整整齐齐地站成好几排,衣袍齐整,神色恭敬,对那女子执礼道:
“恭迎尊者回山!”
那女子踏上地面,收剑归鞘。
她视线淡淡地扫过众人,略一颔首,鬓边垂落的珠链轻轻晃动:
“羡鱼人呢?”
声音清越,却冷若冰川上积年不化的霜雪。
为首的传功长老轻轻咳嗽一声:“回禀峰主,此次仙门大比的擂台赛,我归藏宗战绩斐然,拿了不少第一名。姜师弟更是技压群雄,一举夺得了金丹期修士中的头筹……慈雨尊者为嘉奖诸位弟子,于陶然峰设下宴席,以作庆贺。姜师弟已经去赴宴了,此刻,想必还在宴上。”
姜羡鱼是飞光尊者的亲传弟子,在无忧峰辈分极高,连传功长老都要称呼他一声“师弟”。刻意提起仙门大比的事,也是为了表明姜羡鱼在尊者出门的这段时间里没有偷懒,相反,他勤奋修炼,实力大进。
飞光尊者眉眼间的冷意稍有缓和:“不错,算他有长进。既已赴宴,便由他去吧。”说着,她话锋一转,语气平淡道:“明日,命所有弟子一个个上演武台比试剑招。让我看看,这几年间他们可曾有过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