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个全新的赛道。
它是由“一个概念”而产生的,或者说“一句话”。
《我的舌头被绑架了》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鬼久学校》也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小玫瑰很像是……
仅仅是在门缝儿外面,听见外面的过路人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或者偶尔在喝水的时候,脑海中突然产生一个词语,而逆推出了这篇鬼故事。
虽然文风相近,能看出是小玫瑰的作品。
它的写作模式,和小玫瑰的处女作《双生》是完全不同的。
二者在最本源的“构思模式”上就不同。就像是两个妈妈,生不出同一个孩子一样。
*
他看见参赛者szl115把这两篇文,新创了一个合集,合并在一起,叫作:
《没有想好名字的怪谈合集。》
……
是合集,不是系列。
不久之前,《双生》以前的名字叫《没有想好名字的鬼故事系列》。
而系列和合集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
列,通常指的是相互关联的成组成套的事物或现象。
在文化作品领域,系列可以指一系列相关联的书籍、电影、动画等,它们共享相同的主题、角色或世界观,但每部作品可以独立成篇。
就像《双生》那样,章节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和“连续性”。
合集,则是指将多个作品或文章以相同的主题或某种共同属性聚合在一起形成的集合。
合集里的作品或文章在内容上可能相互独立,但它们通过某个共同点被组织在一起。
合集更注重“共同点”。
就像《我的舌头被绑架了》和《鬼久学校》那样,同样具备惊悚与幻想元素。
当然吴秘书想,更重要的是它们俩都是同一个作者,为了同一个比赛,而先后写的作品。之后的比赛作品也肯定会收录在这个合集里面。
用法倒是准确的。
就是这起名……
小玫瑰,谁教你这么给书起名的?!不会起别起!
*
吴秘书记得,之前总有人讨论,小玫瑰在写恐怖类型之前,是写什么类型作品的。
[首先否定掉大男主爽文!啊啊啊啊,都太憋屈了!给我乱砍乱啥啊!怎么结尾全都是悲剧!]
[是的。主角一个个都好普通啊,普通人都感觉。一个挂也不给开,完全被反派给拿捏死。]
[悬疑吧,这几篇都是悬疑啊。看着也挺熟练的。]
[嗯,看着像是悬疑推理。可能还有点犯罪元素。]
[爱情……?算了,当我没说。小玫瑰写的亲情爱情全是be!我怀疑他就没有心!]
[没准是被渣A渣O给伤害了呢。所以出来写鬼故事报复社会。(坏笑)]
[嗯,没错,是我这个渣O狠狠抛弃了他。这就带老公回去,让大家见笑了。(害羞)]
之前吴秘书也是这么想的,觉得小玫瑰之前写的应该是悬疑推理。
但是看完《鬼久学校》之后,却又隐隐想到了一点其它的东西,不找边际的东西——
“科幻。”
当然这并不是说,小玫瑰的写的是科幻片。毕竟,只要长了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出来不是。
吴秘书只是觉得……这种幕后的构思方式很像。
他在给淮城南做秘书之前,做过两年编辑,且接触的就是传统硬科幻型作者。
科幻按照对科学元素的处理方式,可分为两大类:
“硬科幻,和软科幻。”
硬科幻,以严谨的科学技术为主题,着重写未来科技,表达科技之美,并对科技发展的利弊进行思辨。
软科幻,科学技术只是背景板,主要是来探讨哲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等人文主题,可能含有超自然元素。
《鬼久学校》,除了没有科幻元素之外,它倒是很像是第二种软科幻。
假设“愧疚式教育”不是一种心理学概念,而是一种科技。
小玫瑰利用这种科技,来作两个内核设置——打算盘、共感。
这种科技有以上的两种效果。科技就是骨架。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背景、人物,往里进行填充。
毕竟在大多数科幻作品里,人物只是工具人,一切都为了表达科幻点子而存在,使得故事发展有戏剧性即可。
通过一个故事,来探讨这种社会家庭现象。这不就是《鬼久学校》吗!
简直完美闭合!!!
“概念性鬼故事”不是传统鬼故事,在这里,恐怖不是它的目的,而是它的手段、它的影响。
所以,谁敢否定说小玫瑰以前肯定不是写科幻的呢?
*
推理完毕。
天马行空的推理分析,会始终让他热血澎湃。
吴秘书兴奋得忘记了看睡觉时间,在#小玫瑰以前是写什么类型小说#的这个话题下面,默默发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