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溪想到那条江两岸的大山,根本没办法继续深入:“那条江很长的,一直漫无目的寻找不知道找到猴年马月,我看还是从剑上的图腾纹路入手吧,找一找有没有相关记载,只要知道它的意思,应该就能推测出你的身份真相。”
折瞻没有其他法子,只能应好:“尽快。”
“我一会儿描下来方便寻找,阿桥说房间里存放着一些古籍,里面有各时代部落的图腾纹路记载,如果有类似的应该是个方向。”江溪三两口吃完面条,洗干净碗便拿出纸笔,坐在窗前对着折瞻剑仔细描绘上面的图腾纹路。
午后光线正好,映照在漆黑的长剑上,隐隐泛着淡淡流光,上面的图腾纹路也似活了一般,像四周不断蔓延着,战场上遗留的血腥戾气也随之漫向她。
已经习惯折瞻这种气息,江溪并不害怕,认真画好图腾纹路,然后拿着纸张去隔壁放着古籍的房间。
她将两箱古籍放在地上,自己盘腿坐在旁边一本一本慢慢翻着,折瞻也坐过来,拿着古籍慢慢翻着。
江溪偏头看向主动帮忙的折瞻,明媚阳光照进屋里,映在折瞻英挺的眉眼处,光线昏黄,柔化了他眉目间的凶戾,感觉整个人温润很多。
折瞻回过头,对上她打量的视线:“怎么了?”
“没怎么。”江溪收回视线,低头继续比对,比对了一会儿李秋白上门来了,他还带来了他一个朋友,“江姐姐,我朋友看到我带回去的那两只粉彩癞瓜纹碗,也想买一套。”
这个朋友也是他们一个圈子的,得知粉彩癞瓜纹代表福寿绵长、子孙绵延之意,便想买一套送给快要结婚的姐姐,“江老板,我是李秋白的朋友谢景,听说你这里还有几套,不知道能不能割爱卖我一套?”
谢景长相白皙俊秀,唇红齿白的,瞧着年岁和李秋白差不多大,但说话却文气很多,江溪喜欢这样的顾客,“当然可以,都在博古架上面,你自己选。”
谢景看着瓷器上的粉彩纹路,色调粉润柔和,鲜娇夺目,而且上面彩蝶飞舞,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他一眼就喜欢上了,“真好看。”
“有眼光。”阿酒学陶翁背着手站在旁边,听到他夸好纷纷露出赞赏的目光,小伙儿不错不错。
江溪抿着嘴忍着笑,李秋白偷偷戳了戳阿酒小胖手,小样儿还学人背着手。
阿酒冲李秋白磨了磨牙,但忽然想到他答应自己的事,伸出手,掌心朝上:“我的手机呢?”
“带来了。”李秋白和他使了眼色,悄悄走去后院方向,将一款全新的新手机拿给阿酒玩,陶翁见状也跟去后院,看看太平时代的稀奇玩意儿。
谢景没注意到李秋白走了,他仔细挑选了一番,最后确定要一套茶具和一套饭碗碟。
江溪将他选好的拿下来:“这是光绪年间官窑的粉彩瓷器,价格比普通民窑粉彩瓷器贵一些,看在你是李秋白的朋友份上,一共六十万吧。”
茶具里包含四只茶碗和一只茶壶,碗碟各四只,算起来一只不到五万的价格。
谢景觉得划算,若是拍卖会上一只七八万肯定是得给的,“好。”
待他付了钱,江溪用雕着梨花的十二桥木盒来装瓷器,木盒上面雕刻的梨花层层叠叠的绽放着,和花枝缠绕的瓷器十分搭配。
谢景瞧着十分喜欢,觉得档次一下子上去了,很适合送人,“江老板,你这里真不一样,连盒子这么有年代沉淀感。”
原本就是十二桥存放多年的木盒,自然会有年代感了,江溪笑了笑,“喜欢就好。”
“喜欢,非常喜欢。”谢景总算明白,李秋白为什么一直推荐他来这间从未听过的古玩店了,虽然没什么名气,但这里摆放的物件却都是实打实的古玩。
“我有个表弟也很喜欢收集古玩,他要是来到这里一定会很开心。”谢景惋惜的看着剩下的瓷器,表弟要是知道自己错过了一定会后悔。
江溪笑了笑,“你可以打电话让他来看看。”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联系不上,我听小姨说他整天对着一幅画神神叨叨的,有点魔怔了。”谢景拿出手机再试试,毕竟错过这些瓷器真的可惜,这次电话打过去倒是联系上了,不过是小姨接的:“小姨,表弟呢?”
那边传来小姨惶恐焦急的声音:“你表弟失踪了,家里的衣服手机鞋子都在,人却凭空消失了。”
“什么?什么时候发现的?”谢景皱起眉,赶紧问到底怎么回事?
一旁的江溪听完,心底忽然有个猜想,于是下意识的看向旁边的十二桥,十二桥神情凝重的点点头,她也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