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每天都有古董在向我爆料(242)

作者:盼星星 阅读记录

为此还专门去了福利院,找院长商量让小江溪每天跟着他学鉴赏古董,院长觉得能省下一个人的口粮,还能学一门技术也挺好的,于是便答应了。

之后小江溪便跟着张老头学鉴赏古董和修复,她就像天生就适合吃这一行饭,一点就透,短短几年便学会了老头不少本事。

慢慢的,江溪将张老头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将老头当做依赖的对象,还说以后给他养老。

老头说等她长大了再说拜师的事,现在就叫老头吧,因为他希望她成年心性定了再做决定,不能因为想在他这里吃饭就随意应下。

江溪那时觉得离长大已经不久了,可是世事难料,张老头没等到她长大,在某次出门时遭遇了车祸。

如果老头没有出车祸,她后续大概会按部就班的拜师,大概会更早接触古玩这一行,江溪望着早就焕然一新的高楼,叹了口气。

“江江不难过。”阿桥和阿酒左右牵着江溪的手,想要安慰安慰她,“我们陪着你。”

江溪垂眼看着两个关心自己的小家伙,笑着嗯了一声。

不难过了。

只是遗憾。

遗憾没机会和他道别。

遗憾没有真正喊他一声师父。

第89章

虽然没有正式拜师,虽然张老头让她叫他老头就行。

可在江溪心底,早已将他当做唯一的师父。

也是幼时的她唯一亲近信赖的人。

如果没有他,她可能永远吃不饱,长不高,变成一个小矮子。

如果没有他,她或许会因为排挤欺负而自卑软弱。

如果没有他,她就不会接触这一行,或许会因为没钱而辍学。

师父师父,师也是父。

张老头全心全意的对待她,让自卑孤独的她体会到了关心,体会到了亲情,让她拥有了一段最快乐最轻松的日子。

其实院长、老师时不时也会关心她,可他们很忙,手下那么多孩子,能分到她的关心也就一点点。

所以在她心中,她更依赖老张头,也慢慢将他当做唯一的亲人。

可惜好景不长。

如果他没有出门就好了。

如果......

太多遗憾了。

可人已经不在了,除了缅怀,她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江溪望着曾经张老头家的位置,熟悉的人不在了,熟悉的建筑街道也都大变样了,她轻轻叹了口气。

江边的风迎面吹来,路边的大树摇晃着落下一些黄,秋风瑟瑟,有些冷,她抬手擦了擦泛红的眼角,树欲静风不止,欲养而亲不待。

“江江?”阿酒、十二桥担忧的望着江溪,折瞻向来淡漠的脸上也浮出忧色,每个人都有伤心的过往,江江也不例外。

“没事,都过去了。”江溪朝折瞻他们挤出一抹笑,笑眼弯弯的说:“走吧,去山上墓地给他扫墓,顺便拿一些东西。”

她语气轻松,但折瞻他们知道她心底是难过的,不过没有劝说,安静陪着她穿过早就大变样的街道,朝山上的墓地走去。

云江县城的公墓在山上,山上密密麻麻全是墓,山间凉风吹着,阴冷凉意蹿上脊背,江溪裹紧外套,去墓地入口买了祭祀用品。

入口看守的老大爷认识江溪,“你又来了?”

江溪点了点头。

张老头刚去世时,她难过极了,每天下午都会去他的墓地坐一会儿,天快黑时老大爷便来提醒她下山,长此以往便混了个熟脸。

后来来得少了,只有伤心难过想念他时才会过来坐一坐,再后来便是去了外地,每年清明和十月底祭日时才会过来看看。

她走到墓碑前,看着只有张老头三个字的墓碑,心底默默念了一句:师父,我来看你了。

你之前说人心难测,如非必要尽量别显露自己的修复技艺,就淘淘小古董混个日子就行。

一直谨记到今年,如今最终还是走上了这一条道。

比想象的难一些,也比想象的有趣一些。

原来万物真的有灵。

江溪看着旁边的神情严肃且极尊重的折瞻、阿酒、阿桥,他们是最真挚最有情的人,也是她最信赖最在意的人。

十二桥歪过头,脆生生的问道:“江江?”

江溪扬起嘴角,笑着说道:“很高兴遇见你们。”

“我也是。”阿酒抢着回答,遇到江江后,他觉得自己是最有的物灵了。

一侧的折瞻也说了一句:“要是能再早些遇见你就好了。”

一个人熬那么长的岁月,太痛苦了。

他想,如果早些遇见,就能早些宽慰江溪,早些陪着她,她就不必一个人过那么长的孤独岁月。

闻言,江溪心中动容,嘴角上翘。

明明他也是一个人独孤熬过漫长岁月,却还偏偏惦念着想陪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