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菡萏记(73)

作者:山中君 阅读记录

她把轿帘掀开一条小缝,看到阿夜沉默地望着冯秀亭。

冯秀亭仍是微笑:“既是家生子,连先家主的名讳也不知吗?”

阿夜依然沉默,目光审视着面前这个衰老的人类。

他不足为惧,但他身后的那群人需要戒备。

他们的人数并不是太多……

他不可能把他们全咬死,但是人类这种生物,只要咬死一两个,其它人就会被吓跑。

可是菡萏说过,有人带他走,他就逃。

逃了就看不到菡萏了……

他的视线无法控制地望向姜菡萏的轿子。

姜菡萏和他的视线对了个正着,猛然间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很大的错误。

阿夜最需要伪装的不是语言,而是眼神。

他的眼神没有畏惧、恭敬和谦卑,望出去的时候直指人心,冯秀亭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不对——不论在宫里还是在宫外,很少有人能这么直视着冯秀亭。

果然冯秀亭招了招手,向身后的羽林卫吩咐着什么。

跑——姜菡萏正要掀开轿帘向阿夜做出口型,就见羽林卫们纷纷后退,冯秀亭手执拂尘,面带笑容,走到轿子旁边:“小姐才从西山回来,不知三殿下在西山如何了?”

“我一直在别院养病,不知三殿下现在如何。反正有国师陪着,想来无事吧。”

“是了,陛下还在气头上,不许人探视三殿下,小姐去了也见不着。”

是吗?这点姜菡萏倒是才知道。

冯秀亭接着道,“姜家府兵精锐无双,老奴今日才领教,这孩子年纪还小,但魁梧过人,将来只怕很有一番建树呢。”

这是……夸奖的意思?

他没看出来?

姜菡萏:“大监过奖了,不过寻常一名府兵罢了,像这样的,我们姜家多的是。”

“精锐易得,无惧无畏之心难得。”冯秀亭笑眯眯,“这样的孩子,若是在斗兽场里那是白瞎了,当个府兵倒是很有前途。”

姜菡萏:“!!!”

他知道!却愿意遮掩!

上一世风曜从承德帝那里继承来的除了皇位,还有这位大太监。叛军入城之后,风曜逃往蜀中,正是冯秀亭的主意。因为段璋是他一手栽培起来的人,“乖顺可靠”——这是冯秀亭当初的原话。

那时候风曜身边的势力隐隐分成两拨。

一拨是风曜从京城带过去的力量,以虞仙芝为首;另一拨是段璋在蜀中的力量,起初是以冯秀亭为首。后来冯秀亭突发暴病,一命呜呼,蜀中势力便是段璋一人说了算。虞仙芝死后,风曜更是成了段璋手里的傀儡。

姜菡萏到蜀中较晚,身体又十分虚弱,和外人打交道的时候很少,不清楚冯秀亭和虞仙芝两人之间有什么过从交集,也没有余力去关心。

此时此刻,姜菡萏忽然明白了——如果没有虞仙芝,冯秀亭就是承德帝最信赖的人,那么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山中宰相,只有九千岁!

她不曾去探望风曜,甚至不知道承德帝有禁令,足以说明她并不亲风曜,也不亲虞仙芝,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谢大监吉言。”姜菡萏从腕上褪下一嵌宝金镯,拿帕子包上,递到冯秀亭手上,“大冷天的,大监走动辛苦了,请大监喝盅酒,暖暖身子。”

冯秀亭笑道:“谢小姐。老奴这把老骨头值什么?那起小崽子倒是可怜,他们报了讯却找不着兽奴,回去陛下可要大发雷霆了。”

“我教大监一个法子。”

姜菡萏招了招手,冯秀亭弯腰俯首,姜菡萏悄悄道,“我听人说,国师大人能掐会算,又与贵妃娘娘十分交好,说不定算出什么兽奴的消息,就会送给娘娘。大监若有空闲,可以在宫里多留些心,万一就投机取巧到了呢?”

冯秀亭嘴角笑容不变,只是目光深深在姜菡萏脸上转了一转,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位姜家嫡女。

他直起身,笑呵呵道:“小姐逗趣,这法子真真有意思!”

姜菡萏微笑:“我也是听人说的,不知道有没有用。”

“有心,便能有用。”冯秀亭俯首一礼,“小姐,老奴回去覆命啦。”

“大监慢走。”

上一世,姜菡萏在蜀中听过一个流言。

说风曜并非承德帝骨肉,而是虞仙芝和安贵妃所生。

当时蜀中的小朝廷动荡不宁,流言蜚语层出不穷,很难自证清白。

就拿她自己来说,还有流言说真正的姜菡萏早已经死在战乱之中,她是假冒的。

而且风曜出生之时,先帝风华正茂,承德帝只是个游手好闲的浪荡王爷,根本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要说那时候虞仙芝就已经未卜先知开始布局,未免过于牵强。

后来虞仙芝触怒风曜,被风曜亲手砍下脑袋,更没人会相信这一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