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菡萏记(207)

作者:山中君 阅读记录

景氏看着城下的战场,吓哭了。

“姜菡萏,做个交易好吗?”姜蘅芷望着叛军遥遥的帅旗,低声道,“我帮你们一个忙,你帮我照顾我娘。”

她根本没有等姜菡萏回答,尖声道:“风曜乃是虞仙芝与安氏私通所生,非皇家血脉,此贼

以卑贱之身祸乱朝纲,为天地所不容,我宁死不愿与此贼为伍!愿生生世世,永不相见!”

最后一个字落地,姜蘅芷纵身一跃。

姜菡萏冲到城垛上,徒劳地伸出手,只抓住衣角上的一片白纱。

“芷儿!”景氏尖声大叫,紧随其后,这次姜菡萏抓住了,敬老王爷一把把景氏拎上来,景氏已经昏死过去。

姜蘅芷的话有不少叛军听到了,但在这样的战场上,根本没有时间让他们停下来,他们无法停下手里的刀,停下就是死。

也许最开始的时候有人因为相信风曜是正义而追随风曜,但到了现在,所有人都只为一件事——那就是赢!

胜利马上在望,这座屹立了千年的城池终究要归他们所有!

这样的贪婪和狂热根本不是谁的几句话能阻止得了的。

这一战从清晨持续到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涌来了乌云,遮住了最后一点霞光。

暮色降临,四下里变得漆黑。

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谁也说不清楚。

守军将士只觉得叛军砍过来的刀剑好像越来越少,身边剩下的同袍越来越多。

叛军则开始惊慌,黑暗中的守军好像凭空多了几倍、不,十几倍,他们的同伴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失。

正沉浸在胜利渴望中的叛军将领最后才发现这一点,他们的头脑被最后一战的喜悦充满了,谁都看得出来京城唾手可得。

中军传来鸣镝之声,风曜在越来越浓郁的风雨气息中下令收兵。

然而叛军长期在对战中占据攻势,以至于他们忘了在守势时该如何配合,精锐有条不紊地撤退,附庸而来的队伍却开始反目,指责对方竟然趁乱向自己下黑手。

一道枝形闪电劈过长空,冷白的光芒短暂地照亮大地,看清真相的叛军心胆欲裂——战场上不知什么时候多了第三支队伍,他们悄无声息割断叛军的脖子,就像农夫收割麦子。

为首的是一名中年人,他身边的的少年浓眉大眼,一手执长枪,一手执刀,在闪电一晃而过的光明间隙里,他望向城头。

姜菡萏也看到了他。

许南风!

他带来了许崇义的镇海军!

轰隆……雷声紧随着闪电之后滚滚落下,紧跟着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干渴已久的京城迎来了让它死里逃生的及时雨。

*

许崇义五十许年纪,国字脸,紫膛面皮,身材并不高大,但十分结实,他从大雨里走来,挽着裤脚和衣袖,看上去真像一个刚从田间回来的农夫。

他在路上遇到了许多阻碍,经过承德帝近二十年的横征暴敛,大央已是乱象丛生,离天下大乱只差一个引子。

风曜就是这个引子。

许多州郡开始拥兵自重,隔岸观火,随时准备捡点便宜。

出于这种目的,他们明里暗里阻挠镇海军借道。

“多亏了姜家小姐早有布置,在沿途州郡安插下人手,助臣等转危为安。”

许崇义坐在慈宁宫的大殿中,恭谦地向太后回禀详情。

和许崇义一同进来的还有一名陈化陈将军,是张贺的得力干将,千里迢迢从南疆一路急行,赶来勤王,在泰州附近和许崇义碰上了。

许崇义带了五万镇海军,再加上陈化带来的一万人,六万精兵强将,化整为零,分四个方向出发,最终在京城四门围合,借着天时地利,将猖狂的叛军一举全歼。

当然,“全歼”一词略有夸张,最后还是给风曜带着一万人马,逃进了西山。

太皇太后、风明、敬老王爷、姜祯、姜菡萏、丽阳、许南风、许南珠……殿中许久不曾这样热闹过。

姜菡萏毫不藏私:“这都是顾晚章的功劳。”

太皇太后大悦:“我就说那孩子是个了不得的人才,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你什么时候把他还回来?”

姜菡萏微笑:“他正在殿外等候传唤。”

姜菡萏的心情非常好。

雨后的空气清新明净,每一口呼吸都让人觉得幸福。

再也没有什么比死里逃生更美好的事了,因为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生命更美好。

大战已经过去三天。这三天里,所有人都忙得恨不能多生一个身子。

风曜逃往西山,阿夜率军追击。

原本在战场上连轴转的阿夜最需要休息,许南风自请追击,但就在他请命的时候,阿夜已经追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