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菡萏记(198)

作者:山中君 阅读记录

太皇太后道,“今日你来得也巧,多了一个你,他心中戒备放下不少,毕竟哀家怎么着也不可能谋害这一代的姜家嫡女。”

姜菡萏点点头,脸色有点发白。她已经见惯生死,可是一面谈笑一面取人性命,她还做不到。

“以后就好了,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年轻的时候头一回干这种事,也是恶心得想吐呢。”

太皇太后的眼睛洞悉世情,轻叹了一声,“走吧,哀家送送你。”

姜菡萏扶着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把她送到慈宁宫门口,轻轻拍拍姜菡萏的手,正要说话,忽然间看着远处,眯起眼睛:“那是什么?”

年老之人看远处有时更为清楚,姜菡萏顺着太皇太后的视线望过去,只看见琉璃瓦在阳光下金黄灿烂,再往上是湛蓝的天空,一朵云都没有。

“那是不是烟?”太皇太后道,“有浓烟。”

姜菡萏仔细瞧了又瞧,发现西面的天空上确实有淡淡的烟雾弥散。

能升到这个高度还依稀可见,底下确实应该是浓烟。

“是不是哪里走水了……”

姜菡萏的话还没有说完,整个人猛地僵住,一股寒气沿着尾椎一直爬到后脑勺。

上一世,她见过这样的烟。

这是,狼烟。

只有城门遇袭,将士们才会燃起狼烟,通知城内。

“太皇太后!”一名羽林卫从外奔进来,气喘吁吁,惊魂未定,“西城门告急,有叛军攻城!”

宫人相顾失色,太皇太后处变不惊:“何方叛军?!”

“叛军从西而来,为首的乃是……乃是前贤王风曜!”

第66章

起初,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城中刚刚取消了各项杂税,鼓励城外的百姓进城摆摊,不收摊位钱,所以每一天城门口的人群都是乌泱泱一大片。

敬老王爷怕人多出乱子,将自己的府兵派往京城各处城门,帮助疏通人流。

敬老王爷的府兵可比懒散的城门卫警觉得多,最开始发现异常的,便是一名老府兵。

他发现今天进来的菜贩里面,年富力强者远比平日要多。

要知道挑一担子菜进城来卖,往往要耽误一整天的功夫,挣的钱也不多,所以多半是老头子老太婆做这件差事,家中的栋梁柱要么出去做工,要么在家务农。

在连续看到第五个成年汉子挑着菜担进城之后,老府兵拦下他。

也许是历经沙场的老府兵身上杀气太重,也许是那名汉子太过紧张,总之在被拦下的那一瞬,汉子发出一声大吼,拔出了菜担底下的刀。

另外几名汉子纷纷扔开菜担,拔刀砍向身边的城门卫和百姓。

“关城门!”老府兵大吼,“点狼烟!”

这名老府兵救了全城人,城门关上,狼烟点起,五人之中三人被诛杀,两人脱逃。敬老王爷赶到的时候,老府兵身受八处刀伤,奄奄一息。

“好样的!”敬老王爷大声道,“不愧是老子带出来的兵!”

老府兵脸上露出明亮的神采,溘然而逝。

敬老王爷登上城头。

京城的城墙经过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加固,越来越结实,越来越坚固。大央已经太平了近两百年,敬老王爷少年从戎,每一次登上城头,看到的都是蔚蓝的天空和远处苍翠的树木。

此刻,铺天盖地的军队从西方涌向城下,这样快的行军速度下保持着整肃的军容,至少有两三万人。

旌旗猎猎,帅旗下的主将白衣银甲,面目俊朗,是这么多年来深孚众望的贤王风曜。

“敬王风政,勾结东宫,残杀忠良,谋害陛下,罪大恶极!”

风曜身边一名将领身形魁梧,声若洪钟,每一个字都清清楚楚送上城头上,“贤王风曜,持陛下密诏,讨逆党,清

君侧,安天下,救苍生!尔等若肯弃暗投明,贤王既往不咎,若是死不悔改,贤王绝不宽贷!”

敬老王爷没见过这个人,但新近补进朝廷的有一批得力官员,其中一人凑近提醒:“此人名叫汤博望,曾因冒犯姜家嫡女之罪被刑部通缉。”

敬老王爷点头,身边立即有部属大声骂战,一条条历数风曜罪过,将风曜的身世大白于人前。这位将军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知道兵士们多数没念过书,文绉绉的没人听得懂,便专挑恶毒俗辣的角度痛骂,一时城墙上的气势高涨。

敬老王爷面色从容沉着,实则心中紧绷。

虞仙芝一死,他便命人去西山封锁通天观,捉拿里面的道士,并将山卫打发去了西山别宫,让他们在别宫等候军令。

就算山卫全部背叛,风曜也凑不出这么多人。这支队伍到底是哪里来的?

如果不是那名老府兵发现端倪,那些扮成菜贩子的先遣兵会控制住城门,到时候这些甲兵就能长驱直入,屹立千年的京城会像牛马一样被他们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