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关键所在!”周芷若道,“赵姑娘虽然到山庄中做客,但在天鹰教决意前,并未言明她真实身份与来意,寻常教众只知道有桩大买卖,来人是位富家公子,绝不会知道雁屏山庄。可是你们看陈友谅一行人,分明是在朝着我们而来。”
她指着舆图上的湖州道:“传信也需时日,眼下他们应该已到昌化,距离湖州更近了。算上副掌旗使手下人马,上百号人,他们不会全聚在城中,太惹眼了。近旁的华阳山或是麻姑山倒是驻扎的好去处。”
这本是显而易见的事。只是一来,他们都习惯了隐于人后,还不曾结过仇家,也不曾被人找上门来;二来,陈友谅为的是江湖权势,只有壮大明教才是他的目的,进犯他们对他并无益处。是以,五位紫雁令都从未想过陈友谅会奔着山庄而来。
安静了几息,安伦突然笑道:“那咱们过去还是想错了,以为陈友谅行事还同明教一般,只取意气相投之人。他这分明是见我们兵强马肥的,要来强抢啊!”
月纳真道:“按脚程来算,这两天也该接到新传信了。若他们真是冲着山庄而来,我们可要好生布置一番。”
和折都问道:“眼下庄子里有多少人?”
“近来没给他们派什么差事,都在,拢共有百来人。”
而五行旗经过朝廷扫荡,人员大减,但每旗尚有二百来人。
“人数上差些倒也无妨,只是要提防五行旗手上那些用具。月纳真说的不错,咱们这庄子里是该好好布置了。”
余下的不需周芷若再多说,他们五人已经自顾商议起来。只是原本打算的,今日便启程赶往长清一事,暂且搁置。
到了第二日,书信传来,除了跟踪之人禀报,陈友谅已到昌化之外,还有一封带给周芷若的信。
她原以为是赵敏又有信来,看字迹却是灭绝师太的。
下山前,周芷若告诉静虚她要剿除匪患,归期未定,是想将此事瞒下,自行处置。否则,昆仑崆峒两派与明教勾结一事一经泄露,必会令六大派颜面扫地。但如今两派掌门与长老尽皆被杀,陈友谅已成大患,她只能传书禀告灭绝师太,让门中早做防备,免得被此事牵连。此封信应当是灭绝给她的指示。
只是信中所述却令她大感意外。灭绝师太已携弟子前往雁屏山庄拜会,她欲借山庄之力彻底铲除明教余孽,命周芷若设法打探他们行踪。
她暗自忖度,能得师门助力是好,就怕师父看不惯这些人做派,又或是意见相悖,反而令双方不睦,误了大事。但她又不能违背师父之命,犹豫再三,还是只能如实转达。
此时,月纳真等人已经认定了陈友谅必会来犯,正在商讨对策。听说峨嵋派要来襄助,他们倒不似周芷若那般忧虑良多,只是觉得强敌就在近旁,应当是赶不上了,还是要靠他们自己。
于是,原本极欲赶到长清大闹一番的安伦与和折都二人留了下来。他们将在杭州的人马也一并召集,就等着陈友谅来。
没想到陈友谅等人却在麻姑山老实驻扎下来,过了年也不见动静,反而是灭绝师太一行人先到了湖州。
第72章 巧计夺先机
从湖州城东门出来,沿着官道走上十几里,就能看到一条往北的小道。小道穿过一大片树林,渐而开阔,连着数里皆是低矮的草地,接着就到了雁屏山庄正门。
只是为了避人耳目,灭绝师太等人并未走正门。她们一进湖州城,就有人前去接引,带着她们从北门而出绕到更隐蔽的山庄西侧门。
周芷若自不消说,三位紫雁令也都出门来迎。
还不等她们下马,月纳真就先拱手道:“诸位师太远道而来,我等却未能远迎,实在是失敬。在下月纳真,乃是山庄管事,这两位是安伦与和折都。因主家皆有事在外,眼下便由我三人暂理庄中大小事宜,若有何不周到之处,在下先向诸位赔罪。庄中已备好斋饭,快请入内享用一二,再好好歇息一番。”
她汉话说得极好,若不是自报名字,灭绝师太绝不知他们三人是蒙古人。这几年眼见元廷转了性子,不再残害汉族百姓,灭绝师太才不似从前那般对他们仇视,动辄就要杀人。且一路走来,她看这赵家用人,不问出身不拘蒙汉,又听闻他们与朝廷交好换得其庇护,不至于对山庄中有蒙古管事感到惊讶。
倒是月纳真看着年纪轻轻,谈吐举止却无不得宜,灭绝师太心中对她已是大为赞赏,对主人家不在的那丝不满,便淡去了。
她念了声佛号,客气道:“是贫尼等人打搅了府上才是。”说着就跟在月纳真身侧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