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夏明(144)

作者:沪夏 阅读记录

岑书叹气,“还完债,换个地方,重新开始吧。”

电话挂断。

顾晚乔站在天台,但没勇气跳下去,她退后两步,跌坐在地上,捂着脸号啕大哭。

岑书将手机放在茶几上,缓缓坐回沙发,窗外夜色如墨,城市的喧嚣被玻璃隔绝在外,可她的心却难以平静。

宣判那日暴雨倾盆,岑书撑着黑伞看李沪坐在康迪墓前。

“康哥,《破晓》获奖了,恶人也入狱了,你还好吗。”他掏出被捏变形的金贝壳奖杯,轻轻嵌进墓碑凹槽:“你总说奖杯不如一碗阳春面实在。”伞沿雨水连成珠串,模糊了碑文“挚友康迪”。

雨渐渐小了,天边隐约透出一丝微光。李沪转过身,握住岑书的手,轻声说道,“走吧,我们回家。”

岑书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走出墓园。身后的墓碑在雨中静静伫立,金贝壳奖杯在雨水的冲刷下闪着微弱的光,像是康迪在天上默默注视着他们。

远处的天空渐渐放晴,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墓园的小径上。李沪停下脚步,回头望了一眼,嘴角微微扬起,“你看,天晴了。”

岑书握紧了他的手,轻声说道,“是啊,天晴了。”

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二人并肩走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天终于是晴了。

临县的夏天日头毒辣,柏油马路被晒得发软,踩上去像踩在棉花上一般。街边的梧桐树耷拉着叶子,树荫下趴着条大黄狗,吐着舌头喘气。

超市的冰柜里,老冰棍和橘子汽水堆成小山,老板娘摇着竹扇打盹,电风扇吱呀转着,吹起柜台上散落的棒棒糖纸,小孩儿就趴在吧台里面的小床上看动画片。

“你好,要两根老冰棍。”

老板娘随意扫了眼,“两块,扫码就成。”

“还有这个。”修长的手指拿了几包长方形盒装商品,还有两包烟。

老板娘夹着拖鞋“啪嗒啪嗒”地走过来,看面前身高腿长皮肤白皙的帅哥,多瞄了几眼。

她看了眼那几盒byt,啧啧啧,还是大号薄荷螺旋纹,还得是年轻人玩儿得花,“帅哥还要别的吗?”

李沪又拿了两瓶酸奶,“可以了。”

“滴滴”几声,扫码收钱。

知了在树上扯着嗓子喊,声音大得能盖过麻将馆里的洗牌声。巷子深处的老房子里,老式座钟敲了三下,穿堂风掠过天井,带起竹帘轻晃。

岑书站在树荫下,看着路旁发呆,不知道谁家门口种的月季,开得正艳,刚浇了水,水珠落在月季花瓣上,折射出细碎的光。

李沪跑过来,递给她一根冰棍,“很热吗?”

“嗯,好热。”岑书用冰棍贴着脸,暑意消散些许。

“要不回酒店?”他们这次过来有两件事,李沪的舅爷过寿,岑书高中时候在临县的一个朋友结婚,连吃了两天饭,岑书和李沪本来是想出门逛逛的,没想到这么热。

岑书摇头,都出来了,她不想就在酒店里待着,怪无聊的,“我记得这附近有家书店。”

两人都没开车,走路边树荫下,溜达着就过去了。

“这边我记得有几处都是平房来着,都拆了盖楼了。”岑书又指着另外一处,“这里原来是个菜市场,改成商场了。”

“我小时候都没有瑞幸、库迪什么的,有个阿姨靠街边卖那种手冲咖啡,夏天放几块冰块,还挺好喝的。”

“这里!这家珠宝店竟然还开着!!我小时候就经常和我同学趴在这儿看橱窗里的珠宝,之前这里摆着巨大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咏流传】,后来学化学才知道钻和铅笔芯在元素周期表里都是同一个。”

“这儿是我上学必经之路,我回家得经过两条马路,我们小学时候都要排队回家,我还是队长呢。”

……

岑书在临县待了十几年,但她也有快十年没回来了,很多地方都变了,也有很多地方没变。她说着,李沪就在一旁听着,一边想象小岑书放学回家的样子,买冰棒的样子,迟到了拎着早餐跑的样子,一边笑。

突然,岑书看着一处小区,语气一顿,“嗯,这里是我原来住的地方。”廖静之前要还债,房子就是那个时候卖的。

在这里的记忆,好坏参半吧,她语气故作轻松,“走吧,书店还有段距离,我们坐公交吧。”

公交车就停在警察局门口,旁边有超市,文体商行,再旁边就是水果店,马路斜对面是新苑小区,李沪打眼一看,就说好巧,“我大伯家住在这。”他舅爷家的大伯,小时候他还在这儿住过。

岑书突然抬头看了眼路边立着的路灯,对他道,“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