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与夏明(113)

作者:沪夏 阅读记录

“什么?”李沪道,“就直接卖给我了?”

“...不是。”早知道她至少涂个口红,“那给我发的那篇邮箱是你写的?”

“嗯,你之前的责编说你不想卖,所以我发了邮件。”冰拿铁和提拉米苏都上来了,李沪向后靠了靠,嘴角弧度上扬,“实在不行再走人情。”

什么人情,八百年前的同学情......

言归正传,“你是想拍电影?”

“嗯,有这个打算,其实我挺意外的,你是小山,之前我们买过你的短篇小说。”

国外的,短篇小说,记忆回笼,岑书有印象,“你说的是《马蜂》?”

“对。”

岑书摸了下鼻子,有些感慨,当时她所有帮廖静还债,奖学金还没到手,交学费的钱拿不出,《马蜂》卖出去的这笔钱,解了她燃眉之急。

“那你们后面有拍电影吗?”

“拍了,但因为一些原因,没能上映,改天可以带你看一下。”

“好啊。”

“为什么会叫小山?”李沪有些好奇,这是一个中性偏男性化的名字,以至于刻板印象,他和吴恒都以为对方是个男人。

为什么叫小山,这是岑书高中投稿的笔名,可以有很多种解读,她当时太弱小了吧,所以想成为高山,能挡在那个脆弱的自己前面。

说起来还和李沪有点关联,那年冬天去京市,廖静的婚礼,吴家那边的亲戚找事儿,在酒店旋转门撕扯,她被李沪拉在身后,整个人像座山一样挡在自己前面,那时候她就想,如果自己也这样高大就好了。

当时年幼,所以追求“形”上的强壮,岑书笑笑,找了个理由,“当时不知道起什么名字,岑书的岑上面不是有个山嘛,就随手写的。”

岑书平时不怎么扯谎,不太自然地转移话题,“云城那边是不是也快结束了?还顺利吗?”

“嗯,还可以,照现在进度的话还有两周左右。”拍了快三个月的时间,和预期的差不多。

“你是想这部拍完之后就筹备《羔羊》吗?”电影从拍摄、剪辑到上映宣传有很长时间,所以李沪早早买版权,可能是这个打算。

“暂时还不确定。”还要取决于资金够不够,项目起不起得来。

其实岑书看过李沪的作品,她其实有些心动,“其实《羔羊》这本书有原型.....”

“是陈晓静。”李沪看向她,神情专注,光反射进他的眼中,泛出星星点点的亮。

很多年没人提过这个名字了,岑书怔了怔,“对。”她抿唇,有些鼻酸,“你还记得啊。”

“其实我刚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想到了陈晓静。”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想到了岑书。

“人的记忆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当时想,如果写下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会不会让更多的人能看到。”那段回忆其实很痛苦,岑书有些哽咽,她垂下眼睛,喝了口咖啡。掩饰眼底的泪光。

“我们其实在做一样的事情。”李沪把自己面前那份提拉米苏向岑书的方向推了推,“如果可以的话,我想邀请你做这部电影的编剧可以吗?”

下午的光非常好,晴空万里,他的目光如七年前在榕城监狱对面那家便利店里时一样,坚定、澄澈、明亮。

很多话不用多说,懂得人好像一个眼神就可以懂。

“你没变。”岑书笑了笑。

“你也是。”李沪举杯做了一个干杯的手势。

提拉米苏非常甜,岑书心情大好,几乎要答应他的邀请,但理智将她飞速拉回现实,“有合同吗?我需要跟柏祺老师商量一下。”

“嗯,我拿了份纸质版,你可以带回去。”李沪从包里抽出合同拿给她。

合同都带了,这么笃定她会答应,岑书把合同放回包里,“最好再发份电子版。”

“好,我看一下手机里...”李沪看了眼手机,神情变了变,“稍等,我出去打个电话。”

他走的很急,风铃声发出急促的声响,模糊了电话另一边的声音。

“你怎么不接电话!快过来!人可能不行了!”

第56章

人上了年纪之后会很害怕突然打来的某通电话,因为有时候不知道这通电话带来的是慰问、喜讯还是噩耗。

来电话的是吴恒,李沪这次回京除了处理一些工作还要看看康迪,康迪肺癌化疗一段时间了,李沪和吴恒一块过来看看他,昨晚几个人还聊了很久,除了有些咳嗽,面色红润,状态还不错。

岑书开着车,李沪坐在副驾驶上,路上有些堵车,他一直在跟吴恒通话,对面大概讲了一下目前康迪情况,说中午吃完饭之后休息了一下,起来想下楼去转转,可能是在楼下吸了花粉还是其他的东西,突然就休克了,现在还在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