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恒立刻使了个眼色,二人转了个面,正对着暗巷里面。
杜月恒又道:“今日天气热了,几位爷在此处为了我们杜家的事受累,辛苦辛苦,这差事了了,定要带着兄弟们去平康坊好好喝上几杯。”
说着从兜里掏出几两银子,塞到那人手里。
对方咳了一声,神不知鬼不觉,银光一闪隐在了铠甲之下,脸色也跟着缓和了二分,将手背在身后,正经道:“杜公子既是遗属,又有此要求。我们虽是查案,但不至于不近人情。杜公子现要行各种仪式,我们确实也不好过多干涉,但只能在外围行事,切不可破坏案发之处。”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
杜月恒还没听完,连道几声,朝三宝敖瑞打了个手势,三人一嗖地一下蹿到正中。
石板路被晒得发亮,像是涂了一层薄薄的油,只有杜月昇死亡之处用几根绳子简陋地圈围起来,泛着暗黑色的光。
这两日无雨,血迹还未被洗去,神策军这现场确实保护得不错。
敖瑞趴在地上,四脚着地,虽四肢没有越过那几个绳子围成的圈,但头伸出去,活像一只四脚蛇,鼻子几乎凑到那暗色的血块上嗅闻。
神策军在一边看得奇了,三宝怕他起疑,赶忙在一旁手舞足蹈,围着敖瑞乱跳,口中念念有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今有无头怨灵此处游荡,徘徊不去,好生凄凉。你且听好,莫要惊慌,我这就送你去见元始天尊……呃,太上老君……呃,灵宝天尊……”
三宝有急智,前面还在理,应是三宝经常听舒慈念叨,后面就编得不着四六。想她本就是妖怪,要念这几句词也是难为了。杜月恒在一边抹眼拭泪,用手遮住脸,怕笑出声来。
却见敖瑞嗅闻半天,脸色一变,显得极为困惑,从地上爬起来。
三宝见了,朝天上地下胡乱两拜,全当打醮结束。
敖瑞走近了,却对杜月恒道:“杜公子,这事情好生奇怪……”
杜月恒压低声道:“怎么说?”
“这里确有那夺长命缕的妖物味道,可是,现场只有阿慈姐、你兄长、还有那妖物的味道。”
“你是说,现场只有三个人?”
杜月恒一愣,舒慈分明说过,夺长命缕引她至此的是一个,杀害他兄长的是一个,还有一个从背后将她打晕过去了。就算打晕她的和夺长命缕的是一个,现场怎么也应该有四人啊?
那神策军在一旁,似是听到了这只言片语,走过来便问道:“杜公子,你们方才说什么?现场只有三个人?”
三宝见此行要暴露,便胡诌道:“这位官爷您听错了,我这师兄从小就是个口吃的,他是说,三个神。刚刚我不是请了三位尊神度化亡魂吗?他说的,便是此地刚刚有三个神!”
说罢,朝另两人胳膊上一拧,匆匆行礼后,便溜之大吉。
***
这边厢,舒慈在那审讯室等了半晌,也不见人来,便知这是神策军的惯用伎俩——将人晾在一边,只对着空桌苦等,故意使人心绪不宁,待真正审问时,再言辞激烈,严加拷问,受不住的,便会滔滔不绝交代清楚。
她也不急,谨记着李元信的嘱咐,切不能冲动,只在心中默默回想前日所见细节,默算其中关窍。
将近未时,审她的人才姗姗来迟。
此人姓曹,名良,正是如今神策军的副将。他年逾不惑,蓄着短髯,国字脸,身材粗壮,面带红光,端的是正气凛然,铁面无私,颇具神策军风范。
舒慈有点惊讶,一是她这等小吏竟惊动了神策军副将。二是审讯的地方比起大理寺狱或金吾卫处都要宽松许多,只一张椅子,一张长桌,她既没有被缚上双手,也没有刑具加身。
曹良冷不丁发问:“姓名?”
他声音浑厚,一开口吓舒慈一跳。
她答:“舒慈。”
“职务?”
“大理寺缉妖司司务。”
舒慈答,心中盘算,这神策军显是没有把她当做死囚,仍将她当作一般官员处置。不知是李元信一番斡旋起了作用,还是他们心中也清楚,杀人之人不可能是她?
“五月初五子时前后,你所在何处,所做何事?”
舒慈嗯了一声,又将所见之事叙述一遍。这故事说了好几遍,讲得无聊,不觉语气中带着闷声闷气,拖拖拉拉。
曹良耐心听完,又问:“方才你说,长城中忽然出现了一匹黑狼?”
“正是。”
“这狼是妖?”
“这我就不知道了。”
“你不是大理寺缉妖司的吗?这朝中素来听闻大理寺有一怪人,能辨人、妖。舒司务,怎的今次却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