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市井日常(62)

作者:东边小耳朵 阅读记录

这下轮到元娘眉开眼笑了,“多谢阿奶!”

转过身,元娘和徐承儿手挽手出门去了。

做小娘子多好啊,欢声笑语的,二十文就能乐呵不已,王婆婆的眼底也浮起浅笑。

王婆婆回过神,收回目光,脸又是板着的了,连脸颊的肉都绷着,很是严肃,瞧着便不近人情,谁见了都怕,觉得定然不好惹。

她还得把余下的事情安排清楚呢。

*

元娘和徐承儿出门以后*,直奔州桥。

那里路两侧,乃至桥两侧都摆满了摊子,简陋的有一块麻布铺底,稍好些的推着小车,也有大点的设了浮铺,上头撑起六七寸大伞的,更有提着篮子,穿梭在人群中四处叫卖的。

东西也是琳琅满目,卖什么的都有。

但正是如此,才叫人犯了难。

“你说我买什么好?”徐承儿很是苦恼。

“寻常冠冕簪子啊,送礼定是极好的,可动辄上百千文,我哪买得起。针头线脑吧,倒是便宜了,可几文钱的东西送去,我和窦家阿姐关系可还不错,她平日里常请我喝渴水,未免显得我小气。”徐承儿重重叹气,额上愁云惨淡。

她扒住元娘的手腕,眼里流露出点希冀,“你帮我一块出出主意!”

元娘当真冥思苦想起来,酝酿了半天,迟疑道:“要不然送点日常能用的?别是锅啊炉啊之类大件的,最好是能配着它们用的,一般不会太贵,又能用上。送礼嘛,既然关系好,实用重要,中看不中用的纵使是贵也没用呀。”

“你说的有理。”徐承儿很是认可的思考起来,经过一处摊子前时,忽而睁大眼睛,“有了!”

她不敢叫摊主人看出自己的喜欢,所以特意把元娘拉得远一些,窃窃私语起来。

“你看那个摊子,别,余光瞥就好了,不然会被发现的。对,中间那个薰笼,竹编的,你看怎么样,用来熏衣裳正正好,我记得窦家姐姐有小薰炉,配这个大小正正好。”

元娘听倒是听得很认真,但是她见识有限,才吃上铁锅炒菜没几日呢,薰炉这样的矜贵东西,暂且还不在王婆婆添置的东西里头,买的都是诸如被褥帐子一类缺不得的东西。

徐承儿若是不提,元娘压根不知道世上还有薰笼。

她实话实说了,徐承儿也没放在心上,给元娘仔细说清楚,所谓薰笼就是罩在薰炉上的竹编的东西,平日里,可以点上薰炉,罩上薰笼,然后把衣衫放在薰笼上头熏,既能使衣物芳香,遇上潮湿天气又能干得更快,很是实用。

经过这么一解释,元娘也觉得好了。

她们俩索性凑在那商量一会儿怎么压价,承儿得黑着脸挑差错说不喜欢,元娘就劝她买,假装做中间人,边劝说承儿,边劝摊主人低些价。

两个人商议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元娘怎么打着劝的名义忽悠人的话都想好了。

接着,两人故作悠闲,走走停停,到了那个摊子上。

徐承儿假作不经意的看了眼那个竹编的薰笼,摇摇头道:“做工糙了些。”

元娘当即应声扮起来,“哎呀,还成啦,恰好看见了,不若买一个回去。”

徐承儿半是嫌弃,半是撇嘴摇头,“可……”

陈元娘识眼色地打断,“先问问价,若是适宜,买了也无妨。”

两个人就这么一唱一和,状似不大看得上东西般问起了价。

摊主人暗自思量了下,到底不敢狮子大开口,生怕把人给吓走,给了个公允些的价,“五十文。”

徐承儿眨了下眼睛,元娘意会,这是公允价但还能压点的意思。

于是,接下来徐承儿摇摇头,故作不中意,欲要起身走人,元娘伸出手正准备拦下徐承儿,劝两句的时候,摊主人忽然左右看了眼,小声道:“您别走,若是价不中意,不妨试试关扑。”

关扑?

元娘迷惑了,这是啥。

但徐承儿眼睛即刻就亮了,兴奋起来,反而倒过来拉住元娘的手。

她做贼似的蹲下,靠得离摊子近了些,“怎么个规矩?”

摊主人嘿嘿笑了两声,掏出三枚铜钱在摊子上,“一次十文,三枚全正面朝上,这东西我十五文卖给您,若是输了,这十文自是……嘿嘿。”

摊主人嘿嘿直笑,意思明显极了,十文赌一次。

若能赢,十文的扑资原样回到手里,原本五十文的薰笼也只需十五文就能买到,着实划算。

就算输了也没什么,当个乐子。

徐承儿一咬牙就应了,从钱袋子掏出十文递给摊主人。

接着便迫不及待拿起三枚铜钱,投掷起来。

“叮!”

随着最后一枚铜钱躺平,三枚铜钱两正一反,就这么输了。

上一篇: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下一篇: 逃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