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市井日常(48)

作者:东边小耳朵 阅读记录

陈括苍则拿了个矮竹凳,坐在桑树下看书。

这里光亮最好,若是在他住的小角屋里,恐怕仍有些黑乎。

古代可没有现代那么先进的眼科技术,而且他也不曾见过眼镜一类的东西,为了不做个半瞎子,他还是很爱护眼睛的。

而元娘洗漱以后,换了身王婆婆为她新裁的鲜亮衣裳。当然,这新衣裳家里是人人都有两身的,毕竟到了汴京,总得像个汴京人,好赖得体体面面,否则人家可不会觉得她们该住在这样好的宅子里。

她梳好头发,绑了那根缀珍珠的发带,才蹦蹦跳跳,心情十分好地坐到桌前。

摆在桌上的是一碟子荷叶包裹的湿漉漉,颜色偏暗的方形东西,并一瓮熬煮好的稀粥。

元娘认出来那荷叶包的东西应当就是昨日阿奶送给徐承儿的,本来夜里她想吃的,但阿奶说糯米不克化,晚间不能吃,这才忍着。

想来应该是今日重新热了吃的。

待阿奶把每人的碗里都打了粥,她便迫不及待拿过一个荷叶包,解了绳子拆开荷叶,铺面而来便是一股香味,糯米的清香和酱油混合,还带着荤香。

她用筷子戳开,糯米散开,中间冒出热气,里面的鸡肉和香菇块显露出真面目。

元娘夹起一筷子,送入口中,口感软糯不说,咸香与肉香在口中绵延,早起以至本没有胃口的肚子忽然就咕噜一声,被勾起了食欲。

她眼前一亮,从未吃过这样做法。

尤其是鸡肉腌制过并不柴,反而因为上锅蒸了,咬起来会蹦出鲜嫩清澈的汁水,与糯米更好的融合,每一口都是不同的滋味。

“太好吃了吧!!”元娘幸福得眯起眼睛,完全不吝啬夸赞,“天呐,这比外头卖的还要好吃,咱们家若是开铺子做吃食生意,不知得被多少人追捧。”

她用胳膊捅了捅陈括苍,“你该给它起个名字,这般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不拥有名姓。”

陈括苍稚气的脸露出与其不相符的沉默,片刻后才道:“嗯……糯米鸡。”

比起什么金齑玉鲙或洗手蟹一类,要么雅致好听,要么有典故出处的名字,实在是直白通俗的过分了。

但这也是最好的好处,若是买予寻常百姓,这样简单通俗的名字好赖不会叫人听了就望而生畏。

至少元娘这个大字不识的,就觉得很好!

不过……

她觉得还是有可改的地方,“荷叶糯米鸡会不会更好?少了荷叶总觉得想不出样子。”

陈括苍是无所谓的,阿姐说什么他都觉得好,王婆婆和岑娘子听了也觉得不错,听着菜名就能想象出模样。

待到吃过早食,一块收拾清楚以后,一家子捧契书的捧契书,助阵的助阵,数着时辰踏出了家门。

许是因为气氛的郑重,元娘难得生出些紧张,她还整了整领子,又捋了捋裙摆,反复问陈括苍自己衣裳乱不乱,头发有没有乱。

出门以后,其实也就走了几步路,很快便到巷角。

那只小三花已经被徐承儿聘走了,如今草丛里只剩下大橘猫和小橘猫和黑白猫。

小橘猫自然就是元娘心心念念的小黄狸了,它身上的毛发像暖阳一样金灿灿,胸口到肚子则是柔软洁白,嘴上一撮白毛,像极了在衔蝉。

它被陈元娘投喂了多日,已经不复之前怕生的模样,一见到元娘,柔软的尾巴便高高竖起,心情很是愉悦,甚至眨了眨它湿漉漉的圆眼。

对于狸猫而言,已是极致的喜欢了。

至于大橘猫,应是见惯了汴京城聘猫的做派,半点没有怕生,只时不时警戒地看着王婆婆等生人,见到元娘的时候,尾巴尖尖倒是慵懒地晃了晃。

王婆婆拿出红纸写的纳猫契书,念道:“兹有一猫,其毛黄白,口衔蝉,生于三及第巷,今聘汝归家,当谨守本职,使家无鼠患……主家亦不离不弃,供汝饭食。

“今敬请东王公与西王母为证!”

随后,陈元娘正了正色,端正步伐走向大橘猫,把串了整整一条柳枝的小鱼干放到了大橘猫面前。

她难得这么紧张,虽然是对着一只猫,可它是小黄狸的母亲,面对它黑沉沉的竖线瞳孔,元娘认真道:“我往后会好好对待它的!”

说完,陈元娘蹲下身子,冲小橘猫招手,小橘猫脑袋圆圆,但笨手笨脚,肉垫踩在草地上仿佛会反弹,摔了个跟头才走到元娘跟前。

大橘猫始终盯着元娘,看着好像有些凶,可当元娘把小橘猫抱走的时候,它也不曾抓伤元娘。

待到元娘她们准备转身走,大橘猫才喵了一声,像是叮嘱,因为小橘猫也奶呼呼的喵了一声回应。元娘还在迟疑,不知道要不要把小橘猫抱回去给大橘猫看看,大橘猫却已经低头啃起了柳枝上串着的小鱼干。

上一篇: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下一篇: 逃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