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市井日常(269)

作者:东边小耳朵 阅读记录

“你倒是流露些意思,试探试探他呀。”徐承儿看重元娘,比元娘还要急,生怕她也因男女之情而失望难过。毕竟,就算不成,早些断掉心思,也能少些难过。

陈元娘觉得这倒是有些道理。

她要做的事太大,倘若魏观连明着表露心意都不敢,她还不如趁早换人。

“那你说,怎么试探?”元娘问道。

徐承儿食指捻着下巴,思忖道:“同心结?”

元娘连忙摇头摇得和拨浪鼓似的,极为抗拒,“那和当面说白有何差别?”

正巧路过吃食摊子,闻着香气,元娘突然有了头绪。

第92章

元娘心中有了主意,悄然扬唇,白净美丽的小娘子显出些与面相不同的狡黠,她努力掩盖笑容,可却连眼睛都不自觉弯起。

熟悉她的人,看她这副神情,一准猜出来是要打坏主意了。

好在现下魏观和文修走在前面,而徐承儿满心满眼都在记挂文修的事,故而没人看出她的不对劲,元娘也好平复平复心绪,重新装作没什么事发生一样。

但因为刻意不想让人发觉,她的表情不免有些紧绷过头,紧紧抿着唇,又克制着不上翘,连眼睛都努力瞪圆了,瞧着就像不高兴的样子。

尤其是站在徐承儿身边,就像两个苦大仇深的人凑一块,毫不违和。

她的异常自然被有心人看到了,只是眼下并不好上前询问,只是回头时深瞥一眼,暗自垂眸思索。

宁苑离得不远,毕竟同为朝中重臣,同平章事与参知政事的府邸能远到何处,他们自然都是离皇宫越近越好,总不能同微末小官一样,远在外城吧?

上朝路上就被颠簸死了。

总之,就过了一条街,便到了宁苑。

这儿是高墙黑瓦,气派非凡,光是敞开的漆红大门就比小门小户多了许多威严。看似把逾矩的,足有半人高的门槛给拆了,实则许多细节处,仍旧是与无品级的宅院不同,叫人心里生出敬畏。

而宁苑主人要的就是这份敬畏,平日里连打大门路过都得心虚,像是那徒有钱财的商贾,甚至连门房都得讨笑,不敢得罪,如今只要花钱便可进去吃喝享乐,把畏惧的权势踩在脚底,谁能不愿呢?

为了引人瞩目,噱头做的十足,早些时候,就有人在太学等地方故意谈论宁苑的气派,还有请文人比试一事。

不拘是为了十两黄金,还是为了争强好胜,亦或是为了扬名,今日人来了许多,大门前左右两侧摆了数张八仙桌与太师椅,笔墨依次放好,还有小厮守着。

若是从天而望,这些桌椅便像是敞开的八字。而簇拥的众人,则像是数个黑点,这里头,以学子们墨点更浓,因为他们大多穿的是道衣,衣襟边如同墨染的黑,即有道家随性,又有文人雅正。

他们大多神采奕奕,面上浮笑,时不时手指天,高谈阔论。

也是,国朝重视科举,即便是出身寒微,也有靠科举做官,从而兴旺整个家族的可能,他们还未多年落榜,考到迟暮,哪个不是意气风发,自觉能兼济天下,泽被百姓,成为一代名臣!

元娘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多年轻男子汇聚在一块,里头有不少相貌端正的。

她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然后……

不经意余光瞥见,魏观正垂眸看她,眸光黑沉,辨不清心绪,素日温润如玉的人,沉下脸来也是严肃的。

显然,她望别人有多久,他看她便有多久。

而且她望见谁,是否浮起笑脸,还是兴奋愉悦,他都看在眼里,一清二楚。

元娘后知后觉地扭过头,收回目光,无辜地眨了眨眼睛,她才没有被好看的样貌吸引,只是好奇才忍不住多瞧的。

但很快,她又觉得这没错,至少魏观是没有管教她的身份的。

两人虽说有些不同,可一切都尚未挑明,他非父母尊长,亦非故旧亲友。不过,这念头她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真要挑明了说,就真成了肆意践踏旁人真心了。

她是有良心的小娘子!

而且,即便魏观不是与她彼此有心意的迹象,换做其他熟识的人,这也是失礼。哪有年轻小娘子盯着一群正当年的郎君看得目不转睛的道理。

这太不像话了,而且也不大庄重。

假若连多看几眼,都不行,凑上前去围观热闹,自然更不行。但也不是不能看,元娘准备拉着徐承儿去边上的脚店,临窗就能看得一清二楚,还不会被人诟病。

这才是明智的良家小娘子该有的做法。

元娘说了分开的话,都是封建社会长成的人,魏观和文修自然能明白缘故,不需要多加解释。

文修察觉出徐承儿的不同,他无意招惹,只是故作不知,若能早些分开实是再好不过,他抬手作揖告别。之后,文修便准备拉着魏观一道走,哪知魏观看着他微微笑,“你去吧,我不宜凑这趟热闹。”

上一篇: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下一篇: 逃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