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汴京市井日常(256)

作者:东边小耳朵 阅读记录

而前面攒动的人流也开始慢慢移动,陈括苍双手交握,郑重弯腰行了一礼,向她们告别,顺带把正黏黏糊糊哭着和人作别的孙令耀给拉走了。

孙令耀一边手被陈括苍拖着,倒着向前走,脸朝着元娘等人,他大声道:“我会好好考的!”

“别担心我们!”

“呜,娘,我紧张!!”

人家都是等考完了出来哭,哪有人提前哭的,廖娘子撇过头,实在不想相认。奈何他接下来就要解试,还是得安抚他,廖娘子勉强把脸皮暂且丢掉,摇着手,高声回应道:“莫担忧,你只管下场考,是好是坏,皆是我儿!”

把人好生安抚了,亲眼看着他们进去,廖娘子才松了口气,不禁再凑到岑娘子身边,“你说说吧,必定还得有什么窍门,才能生出犀郎那样好的孩子,我这辈子是生不得了,记住了下辈子生。”

这才是个真正的妙人呢,把岑娘子逗得直发笑。

有廖娘子在,纵然心有愁绪,也是笑呵呵的到家。

接下来的几日,王婆婆都格外注意,家里什么“落”、“败”、“空”等字眼,悉数都是不能说的。

元娘自然是谨守要求,但是家里的人不自觉情绪都绷着,整日里连笑都笑得不自在,她待得也憋闷,心情不大爽利。

好在,她有徐承儿!

徐承儿拎着一盘广寒糕来找元娘,她们两个,一个大马金刀地坐在美人榻上,一个斜斜倚靠在窗子前,双手托在窗上,下巴点着手肘,对着底下走动的路人发呆。

正发呆的这人,毫无疑问便是元娘,她连头都没转,背着手随意捻了块广寒糕。

平日里她最爱吃这个,今日咬了一口便蹙眉,“怎么又是广寒糕?”

家里有两个人要下场考解试,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广寒糕,自己家做来要送人的,旁人送来祝祷能有个好彩头的,元娘都吃怕了。

徐承儿也没奈何,她双手捧着,咬了一大口,口齿不清道:“这可怪不得我,是我娘非要做了让我送来的,你要怪,就去怪我娘吧!”

“那我可不敢。”元娘立马道。

不仅因为惠娘子是长辈,还因着近来徐家阿翁身体不大好,入秋以来,一直病榻缠绵,徐二郎夫妇一家可劲的闹腾,甚至连分家的话都说出来了,大有已经认定徐家阿翁必死无疑的意味。

吵吵嚷嚷的,惠娘子哪能不烦心。

徐承儿也是借机来清净清净耳朵的,想之前去求神拜佛,徐承儿也求了一摞的平安符,都是盼着阿翁能早点好起来。

见徐承儿神色似乎有些消沉,元娘微不可察地叹了气,抱了抱她,“徐阿翁吉人自有天相,再说了,过不了多久,就到了酿酒的好时节,徐阿翁那么爱喝酒,肯定会好起来酿酒的。”

这话是真的。

徐承儿也知道不能太消沉。

她主动道:“家里想定门亲事,给阿翁冲冲喜。”

“定谁啊?”元娘呆了呆,声大了些,皱眉问道。

徐承儿道:“谁都可以,未必是我,兴许是我那堂妹,也可能是堂弟。你是知道我二叔一家的,就想趁着没分家多占点便宜,若是这时候定下人家,不拘是下聘还是嫁妆都能走点公中的帐。我爹娘也没心思计较这个,随他们折腾吧。”

她说着,神色不免低落了些,声音也轻,“若真能把阿翁的病给冲好了,钱花出去便花出去了。说句难听的,我爹把阿翁的医术学了个七八成,有本事在身上,怎么都活得好,反而是二叔,身无长物,就是多占一点,到最后逃不过坐吃山空的命。”

这些事琐碎又趁着,徐承儿不愿多提,她换了话头道:“不说这个,倒是你,元娘,你与那魏郎君如何了?”

提起这个,元娘略略有些不自在,她扭过头,憋着声道:“哪有什么如何,就是那样,我也说不清,横竖是清清白白。”

元娘眼前多了些愁绪,微微蹙眉,趴在窗子前,整个人都松散了,“我也拿捏不好,他是个君子不假,但正因此才,总叫我觉得若即若离。”

她说着,忽而情绪高昂,怒拍窗棂,哼了一声,“可恨!怎么颠倒了,变成我对他牵肠挂肚。不成,我要想个法子,变一变才是。”

元娘说着,愈发美丽动人的面容间添了深思的神色。

她得慢慢想,最好万无一失,还不能被觉察出来。

*

但这万无一失的机遇是难得的,不知不觉就到了解试考完的时候,全家人都早早等在潜龙宫附近,出来了一大群人,虽说真正有底蕴有门庭的人家都考的是国子监发解试,但在汴京的人士大多家底殷实,进去前也算衣裳得体,面容整净。

上一篇: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下一篇: 逃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