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245)

作者:鹊上心头 阅读记录

即便是耐寒的植物,到了冬日,大抵也落叶干枯,满城凋敝。

倒是这寿康宫中,有御花园精心蕴养的花卉,数盆火鹤放在凤椅之后,衬得满室鲜亮。

宫妃们风姿各异,美丽非常,端坐在一起,仿佛天仙下凡图,靓丽了整个百花厅。

一边的仙鹤炉幽幽燃着香,姜云冉嗅了嗅,猜测应是檀香。

就在她仔细观察时,仁慧太后已经关心过吴端嫔了。

自从王庶人被贬入广寒宫,吴端嫔就少出外走动,时隔一月,这还是姜云冉第一次见她。

因着七个月的月份,她人瞧着比之前还要丰腴一些,不过面容上少了几分天真和喜悦,多了几分愁苦。

这些年来,她几乎跟王庶人相依为命,两个人一路携手,度过了最难熬的四年光景。

如今王庶人忽然出事,她身边少了好友,心情自然颇受影响。

尤其她有孕在身,本就容易忧思过重,因此显得就格外惆怅。

仁慧太后也发现了这一点,她细心叮嘱:“汤姑姑,吴端嫔年轻,不经事,这一胎又是头胎,你一定要精心一些,哀家希望吴端嫔和小皇嗣都平平安安。”

汤姑姑面色一凛,道:“是。”

说着,仁慧太后又看向吴端嫔:“王庶人的事,你也别往心里去,这宫里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她如今尚且好好活着,便已经是皇帝开恩。”

“你得多顾念你自己。”

吴端嫔被仁慧太后这样一说,当即便泪盈于睫,她抿了一下嘴唇,最终道:“多谢太后娘娘关怀,臣妾明白。”

说了这几句,太后见众人面色平静,便道:“今日天冷,见你们各自安好,哀家心中甚慰。”

“若无其他事由,今日请安便就散了吧。”

就在这时,一道温柔的嗓音响起:“太后娘娘,臣妾有事奏报。”

第80章 还有大皇子在。【三更】

开口的是梅昭仪。

她生得文雅别致,今日恰好穿了一身素紫大袖衫,更衬得她儒雅端方。

梅昭仪同样出身书香门第,梅氏一族虽不及姚氏显赫,却依旧官及朝野,是文官中的中流砥柱。

无论何时见梅昭仪,她都是这一派温文模样,似乎从来都不会生气。

如今的梅氏,是被景华琰慢慢一手托举而出,同样是为了拆分党争团伙。

既然各自为营,相互攻讦,那就让前朝越乱越好。

徐氏、慕容氏、司徒氏、阮氏、梅氏乃至吴氏,都在这几载中被委以重任。

前朝后宫息息相关,景华琰通过几次三番的提拔恩赏,已经逐渐打破了文武党争,也慢慢挖空了姚氏的权柄。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很多时候,他甚至不用表态,几有人为了权利打得头破血流。

如今宫中事务繁杂,姚贵妃分身乏术,便请仁慧太后下懿旨,命梅昭仪和慕容婕妤一起协理后宫事。

宫中三局两监,姚贵妃管尚宫局,梅昭仪管典物局,慕容婕妤管织造局,一月下来,宫事井井有条,仁慧太后颇为满意,已经夸奖过三人数次。

一般而言,宫务事宜,三位娘娘皆是单独同太后禀报,今日梅昭仪会在此刻提起宫事,大抵涉及到了其他宫妃。

她此时一开口,仁慧太后的表情就凝重几分。

“你说。”

梅昭仪重新落座,她的目光低垂,不随意张望,身姿依旧端庄秀丽。

“太后娘娘开恩,命臣妾掌管典物局事宜,臣妾愧不敢受,唯恐有负皇恩,让太后娘娘失望。”

梅昭仪先铺垫一句,然后才开口:“自掌管典物局之后,臣妾发现典物局的账簿因数年未曾清理,已经脏污不堪,十分陈旧,字迹也斑驳缺损,许多都分辨不清。因此便特地命典物局宫人重新盘查典物局的库房,一一针对账簿核对。”

不愧是书香门第出身,梅昭仪言辞清晰,有条有理,让人听了非常舒适。

“经由十日盘查,重新把各库房盘查清晰,其中木物库中丢失了古董家具三十八件。”

这话一出口,满堂哗然。

宫中的东西都有造册,哪怕是宫妃们平日里用的银汤勺,每一把都有定数。

过手的宫人都会登记在册,谁赏赐给了谁,谁又送给了谁,一般都有记录。

更何况是典物局。

典物局专管宫中应用之物,跟尚宫局一起设立数间库房,为的就是分管监督。

每年,三局两监都要一起盘账,也就是所谓的年底清查,若是那一司局有差错,肯定不会被放过。

仁慧太后的面色当即就沉了下来,因年纪而有些下垂的眼皮一挑,锋芒毕露。

“你仔细说来。”

梅昭仪呼了口气,犹豫再三还是道:“经过臣妾仔细核查,缺少的家具都为黄花梨和紫檀木,一共有三十八件,根据账簿,这一批家具应该在元徽五年元月十六入宫,是专为替换宫中旧物,特地命司务局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