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冉不由捏了一下手心。
半个时辰,会是多少无辜百姓最漫长的一生?
她不敢想。
“我知道了。”
姜云冉问:“陛下中午可用膳了?”
以景华琰的脾气,怕是要气得吃不下饭。
梁三泰满脸无奈:“只用了半碗米,这会怕是已经饿了,陛下年幼时伤过胃,若是饿过了头,怕是要犯胃痛。”
他是真的担心景华琰。
有时候,姜云冉也会羡慕景华琰。
不因他是皇帝,只因他年少失恃,后又成了坐拥天下的孤家寡人,身边依旧有梁三泰这样的臣子,对他忠心不二。
他可真幸运啊。
姜云冉想,自己或许也能从他身上,蹭到几分幸运。
梁三泰正说着话,就看到姜云冉有些出神,不由担心地道:“是不是下臣惊扰小主了?”
这么大的政事,怕是姜小主也会害怕。
可之前相见时,他看得分明,这位姜小主连陛下都不怕,因何会因政事而裹足不前?
姜云冉回过神,她轻声道:“御茶膳坊可备了红枣小米粥?”
她顿了顿,又吩咐:“再取几样咸口的点心,我一并送进去给陛下。”
“呼。”
梁三泰狠狠松了口气。
看看姜采女,这般大气端方,沉稳持重,此刻即便是贵妃娘娘站在这里,怕也不会这般淡然处之。
也难怪,陛下这般看中她。
这宫里头,能跻身上位的,都有过人之处,无人例外。
“有的,小主您且稍等片刻。”
此刻的御书房里,几位大臣跪在地上,脸上都是冷汗。
他们低垂着头,不敢抬头探寻,也一个字都不敢说。
就连呼吸都压得很轻,恨不得自己从地缝里钻出去。
再前方,隔着一道栏杆罩,景华琰端坐在宽大的御案之后,正在面无表情批写奏折。
写完一份,景华琰手腕一转,嘭的一声扔在一边。
扔一次,下面跪着的大臣们就哆嗦一下。
两三封奏折之后,年纪略大的兵部尚书有些吃不消了。
都察院左都御史吴广人小心看了他一眼,心里盘算,怎么梁大伴这会儿不在御书房里伺候,一会儿陛下再发怒,谁能拦得住?
这可怎么办?
他心里正着急,忽然听到一阵轻巧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来人绝对不是梁三泰。
梁三泰那可是练了二十年的功夫,走起路来悄无声息。
会是谁呢?
就在这时,一阵糕饼的鲜香传入御书房,几位大人都动了动鼻子。
是宫人来送点心?
吴广人跪在最外侧,余光瞥见,一道倩碧身影在自己身边擦过。
来人下裳穿着流光锦月华裙,脚上踩登云履,绝不是普通宫人。
她的到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就连端坐在桌前的景华琰,都抬头向这边传来。
一阵珠帘摇曳,清脆作响。
吴广人听到方才那位差点没把御笔捏碎的皇帝陛下,声音难得柔和了几分。
“你怎么过来了?梁三泰去请你的?”
女子声音很轻,几位大臣也能听清。
“妾若不来,如何得知陛下还饿着肚子忙政事?”她声音温柔至极,温言软语的,只两句话就把暴跳如雷的皇帝哄好了,“正巧,妾今日特地炖煮了银耳雪梨羹,只放了一小块冰糖,不太甜腻,陛下先尝尝?”
景华琰声音虽然软了下来,但气性还在,他道:“没有胃口。”
“陛下,妾可炖煮了一早上呢。”
“您看,手指都烫红了。”
景华琰没忍住,一下子笑了一声。
“哪里红了?茶炉砂锅你碰都不会碰一下,如何会烫着?你又欺君。”
嘴里说着欺君,但皇帝还是拿起了银勺,慢条斯理吃了起来。
听到他开始用羹汤,下面跪着的几位大人不由都松了口气。
心里差点都要把这位娘娘供起来。
真是救命的菩萨。
等景华琰用完了汤羹,姜云冉便又道:“梁大伴可担心陛下,说您中午都没好好用膳,御茶膳坊一直备着小米粥,陛下再吃一碗,暖暖胃吧。”
一碗雪梨羹下肚,景华琰确实觉得胃里好受许多,他呼了口气,暴躁的情绪也被姜云冉安抚了下来。
况且,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他要给姜云冉体面。
“好。”
景华琰很痛快就答应下来,然后才道:“不用你伺候,坐下说话吧。”
等姜云冉落座,看着景华琰慢条斯理吃小米粥,便把酱菜往前面推了推。
“这八宝酱瓜是妾在家中时学的,之前尝试了几次,这一坛最好吃,陛下尝尝?”
“好。”
听起来,皇帝陛下多么和善。
辅国将军司徒竟偷偷扫了一眼身边跪着的九城兵马司都督冯季,用眼神询问他可知晓这位娘娘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