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小少爷每遇到一个人,都要盯着看,有脾气不好的,会烦躁地瞪他一眼,这时候小孩儿就挺起小胸脯。
他的外甥女可是警察。
谁怕谁!
黎叔递来的那张纸条上,潦草地写着死者冯耀文前妻的住址。
警方并不怀疑周美莲是凶手,顺路来这一趟,也是为了例行公事。
“敲门。”祝晴给小孩找点事情做。
盛家小少爷立马抬起手,“笃笃笃”敲了三下门。
清脆的敲门声在楼道回荡。
“来了来了……”
开门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
她的身形瘦小精干,面容温婉,腰间系着围裙,手里还攥着锅铲,显然刚从厨房里出来。
“两位找谁?”
祝晴亮出警员证:“我们是为了冯耀文的事来的,你是——”
“不认识。”对方丢下这句话,直接“砰”一下关上门。
祝晴和盛放被挡在门外。
“找错了?”祝晴皱了皱眉,纳闷道,“黎叔写的就是这个地址。”
而且根据鱼蛋佬说的,开门的女人……外形特征和冯耀文的前妻也是相符的。
“晴仔。”盛放说,“查案也要有礼貌。”
“什么?”
少爷仔仰着脸,一板一眼地教导:“要好好说话。”
和温室里长大的盛放不一样,独自摸爬滚打*的祝晴,早就长出一身的硬刺。
在福利院,乖巧和微笑换不来安宁,拳头才可以。
在日常办案时,这样的性格是把双刃剑。
比如说,像是唠家常一般的套话,她就显得生硬笨拙。
“看舅舅的!”少爷仔说。
盛放再次敲了敲门。
这一次,对方开门的速度明显慢了一些,打开门时微微蹙眉。
房门开着,电视里传来晚间新闻播报节目主播凝重的声音。
“本台最新消息,经警方证实,昨日深水埗唐楼店铺发现的男尸,与今日傍晚在旺角废弃唐楼内发现的另一具尸体,在死因及作案手法上高度相同。”
“警方已将此案列为连环凶杀案,特别提醒市民,尤其是夜间独行者务必提高警惕。”
“如有任何线索,请立即……”
祝晴的全部注意力被这则晚间新闻吸引。
耳边仿佛已经响起那个在原剧情里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件——
雨夜红衣连环杀人案。
开门的女人语气不善:“又怎么了?”
“姨姨。”盛家小少爷在给外甥女打样,够有礼貌的,“我们是为了冯……”
盛放说到这里,突然卡壳。
冯什么?他给忘记了。
祝晴则在这一瞬间,视线越过那个女人,望向屋子里。
房子面积小,没有阳台,几根晾衣绳悬在头顶,潮湿的衣物低垂着,洗衣粉香气与厨房里的食物气味混杂在一起。
她目光扫过时,注意到一条悬在客厅中央的红衣。
盛放想不起来死者的名字,学着电视上的警探模样,肉嘟嘟的小脸很真诚:“阿sir查案,请配合调查。”
“不知道——”女人沉着脸,手扶着门框就要再次甩门。
又来?
盛放的小脸一皱。
要不是为了在外甥女面前树立榜样,谁愿意受这窝囊气啊!
“咚”一下,少爷仔的小短手抵住门。
“晴仔,抓人!”
祝晴:?
第23章 废话冠军。
盛放小朋友的脸蛋皱成带辣椒馅儿的小肉包,火气很大。
不配合警察办案的能是好人吗?
抓走抓走!带回去审一审就老实了。
祝晴的目光,则再次掠过周美莲的脸。
那天,她和莫振邦赶到深水埗,看见“坐”在早点铺桌前的那具尸体,下意识地联想到原剧情里与曾家有关的那起灭门惨案。但他们重案组经常和凶杀案打交道,就算这起案件性质恶劣,也不一定和原剧情有关,当时祝晴的怀疑,不过是随随便便一猜。
然而现在,她亲耳听见电视里晚间新闻的播报。祝晴没有bb机,离开警署,只要她不打电话回去,同事和上级就绝对联系不上她。下午她和盛放为了遗嘱的事,请了三个小时的假去盛家,没想到警署接到新的警情——
在旺角废弃唐楼内,又发现一具男尸。
雨天、连环凶杀,这两个关键词,立即与祝晴脑海中的记忆锁定。
这就是原剧情里出现过的案件。
至于红衣……祝晴的视线越过周美莲,在她身后停留片刻。
红色的衣服,再普通不过,得知案子出现第二个受害者,确定这是一起连环凶杀案后,她反而不再怀疑对方。
周美莲太瘦小了。
一米五出头的身高,目测体重不超过九十斤,怎么能在那家早餐铺店面里压制一米八几的死者?当然,人瘦力气大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祝晴心头又冒出莫sir口中最无用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