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顿时变得扑朔迷离。
原本资料显示未婚无子的死者,不仅有过婚史,他的前妻还涉及一桩虐童案,如今又凭空多出个儿子……这些线索在眼前交织,一时之间,警方难以理清。
“照这么说,死者弟弟韦旭昇就继承不了这笔钱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看他那个小人得志的嘴脸,我就来气。”
“你们看过他的笔录吗?说什么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只知道向有钱的大哥索取,就好像一切都是他应得的,简直无赖透顶。”
莫振邦仔细翻阅完遗嘱内容:“去死者家里看看。”
死者韦华昇就住在玩具公司后巷的一间普通公寓。
两位佣人正站在门口。她们已经从新闻中得知雇主遇害的消息,不知道该向谁打听详情,此时见大批警察前来搜查,两个人更是一脸怔愣,像是还没反应过来,呆立在原地。
曾咏珊安抚道:“不用这么紧张,只是循例问话。”
公寓内部宽敞明亮,但以韦华昇的身家来说,这样的住所实在称不上豪华。
玩具公司员工在问询时曾提到,死者生活简朴,这或许与他早年的艰苦经历有关。
莫振邦打量着这个住所,很快*发现这是由两套房子打通改造而成。
死者曾住在老式唐楼,儿子从室内又窄又陡的木楼梯上摔下,或许正是这个原因,他本能抵触高低落差的结构,选择将两套平层合并。
“韦先生是个好雇主。”佣人霜姐缓缓道,“他从来不会摆架子,对我们都很客气,一句重话都没有说过。其他东家不是这样的,他真的很难得。”
“他平时会带女性朋友回来吗?”莫振邦直接道。
“从来没有。”另一位佣人陈姐端来茶盘,接过话茬,“韦先生应该没有女朋友。”
祝晴认真记录着。
此前在玩具公司走访时,有员工提到公司高层曾为韦华昇介绍女友,但被他一口回绝。在所有人眼中,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我们平时的工作比较清闲轻松,主要负责家里的卫生,和韦先生的早餐、晚餐。”
“其实这份工作,一个人就够了。但最初家政公司在安排时出了错,派来了我们两个人。韦先生是大好人,他了解到我们都需要这份工作,就把我们都留了下来。”
据两位佣人回忆,这套房子是韦华昇七八年前购置的,她们也是那时开始在此工作。死者尤其喜欢书房的采光,冬日里总爱独自沏壶茶,坐在窗边看书。
“韦先生从不沾酒,也很少应酬。”
“他一个人待着就只是看看书,要么就摆开棋盘自己跟自己下。有天还兴致勃勃地问我们会不会下棋——”
霜姐和陈姐相视一笑,鼻尖反酸。
“我们哪里懂这个?买菜做饭还行,下棋?”
“棋子往哪摆都不知道!”
“韦先生平时在家的时间多吗?”祝晴的目光扫过整洁的客厅。
“每个月都会外出几天,具体是周几不一定,但总会提前跟我们打招呼,让我们不必准备他那几天的饭菜。”
“知道他去哪里吗?”
“这个……我们哪里好打听主人家的事啊?”
另一位佣人说道:“我们猜可能是出差,韦先生工作一直很忙,只要工作起来就是个拼命三郎。有时候都半夜了,他书房的灯还亮着呢。”
初步搜查并未发现明显可疑之处。
此时本来该是准备晚餐的时间,但陈姐和霜姐却茫然地站在厨房门口。往日这会儿,屋里本该飘着饭菜香,两个人轻声低语,仍无法接受雇主已经离世的事实。
“他弟弟平时来吃饭吗?”曾咏珊问。
“早些年偶尔会来,后来……”霜姐说,“有次他们大吵一架,好像是为了钱的事……之后就再没见过他了。”
“有些话,我们不应该多嘴,实在是看不下去。其实韦先生对他这个弟弟仁至义尽。”陈姐摇头叹息,“他弟弟说的那些话,实在是太伤人了。”
“那次,他弟弟当场掀翻了餐桌。”
“桌上的汤还是韦先生特意让我们煲的,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喝。”
“听说是他老婆带着女儿跑了。”陈姐压低声音,“他自己连份正经工作都没有,做什么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我说,换谁都得跑,真是活该。”
“那天晚上,韦先生就坐在书房里。”霜姐轻轻推开书房门,指着窗边的位置,“就在那儿,盯着他们兄弟的合照看了很久。后来,他就把照片收起来了,肯定是寒了心。”
警方进入书房展开细致搜查。
书架上整齐陈列着各类慈善奖杯和感谢信,一尘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