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不能再这么高调,否则会显得很奇怪。
盛放用小气音说:“我以后是卧底警察。”
司机:?哦。
“……”祝晴一脸无语,“没有嘴巴这么不严的卧底。”
……
车子行驶在湾仔街道时,祝晴还在后座和小朋友说笑。
然而,当车子转过街角酒楼,缓缓接近目的地,她的笑容突然僵住。
在电话里,莫sir报的明明是酒楼的地址,但现在,拉起明黄色警戒线位置的,却是一间琴行。
雅韵琴行。
也就是她重遇欣欣姐姐的地方。
昨天回家后,祝晴无数次回忆重逢那一幕。
福利院里的欣欣姐姐,是个大姐姐。电视台初次放映《叮当》,是十三年前的事,那一年,欣欣已经十四岁。
十四岁的少女,五官长开,眉眼间轮廓已经定型,照理说长大后,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因此祝晴可以确定,她就是欣欣姐姐。
也许时隔多年,欣欣姐姐有了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再和从前的朋友来往,又或者,只是纯粹没认出来。
祝晴不准备再和她相认,只要知道她一切都好就足够。
但是现在,琴行外拉着警戒线,几个同事拿着请柬直摇头。
“程医生说,死者身中多刀,最致命那刀插中胸口,最终因失血过多而死。”
“下周就要结婚了,遇到这种事。”
曾咏珊注意到脚步声,抬头见到祝晴:“你来啦。”
祝晴上前:“什么请柬?”
曾咏珊递过手中的请柬:“是婚宴请柬,琴行前台还有一沓呢。请柬才刚印出来,人就死了……”
请柬右下角,印着新郎新娘的手绘肖像,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婚纱照素描风格。新娘的肖像线条简单,但丹凤眼、发型以及时髦的穿搭风格,特征明显。
新娘就是她昨天见到的欣欣姐姐。
祝晴盯着请柬上新人的名字。
欣欣姐姐被领养后,改名李子瑶。
盛放扯了扯外甥女的衣角。
她好像,有点紧张。
“晴仔……”
祝晴的心提了起来。
昨天下午在琴行门口,她听见欣欣姐姐对那个男人说,琴行的事,就交给她……
“出事的是男方还是女方?”祝晴问。
豪仔正好开口:“这么大的年纪结婚,真是老房子着火——”
黎叔制止:“注意言辞。”
豪仔立即闭上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祝晴仿佛能清晰地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
也是在这一刻,高高悬起的心落回去。
死者并不是欣欣姐姐。
而是昨天捏她脸颊的那个——
六十岁上下的男人。
“我太太应该快到了。”莫sir从琴行里出来,看一眼手表,抬头时正好捕捉到不远处熟悉的身影,“就在那里。”
盛放就是再灵活,也绝不可能在一群CID探员的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地溜进案发现场。
莫振邦的太太吕绮云在附近舞蹈班接到囡囡,这会儿顺便帮祝晴照看孩子。
“我先带他们回去。”吕绮云说,“你晚点再来接孩子,反正都在油麻地,很近的。”
祝晴将小舅舅交给吕绮云,向她道谢。
送小孩去上幼稚园,已经是当务之急,真的不能再拖了。
但目前,还是查案最重要。
……
琴行被封锁,程医生依旧专业,在初步勘察阶段,查得非常细致。
受害者的死亡时间,在今天早晨五点到六点之间,身中多刀,致命伤是左胸刺伤,伤及心脏。死者嘴边有明显紫红色淤痕,但没有其他挣扎痕迹,初步推断,遇刺时他曾高声呼救,凶手情急之下用手掌捂住他的嘴,而后一刀伤及要害,使得他失去反抗能力。
程医生用镊子从死者嘴边提取到少量的皮屑组织:“皮肤接触可能留下指纹。”
曾咏珊:“如果凶手是琴行常客,是不是可以通过档案库进行指纹比对?”
“小姐,你是说对着档案库,一张纸一张纸翻吗?”徐家乐说,“什么时候才能比出来。”
程医生:“从皮肤上提取指纹,成功率非常低。”
梁奇凯耸肩:“只能先做好心理准备了。”
以香江警方现有的技术,不管是提取生物痕迹,还是锁定DNA,都没这么容易。
法医和鉴证科结束初步勘察工作,将现场交给重案组。
今天是周三,琴行每周三店休,但一个学生只有每周三上午能抽出时间,因此琴行破例为她开放。
Amy老师每周三早上都会赶来开门,今天却撞见命案现场。那间六号琴房,房门敞着,暗红血液在走廊留下痕迹。
“莫sir,这位就是Amy老师。”徐家乐将目击者带到莫沙展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