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回去的话,咱俩可以一起过年嘛,”宁洵嬉皮笑脸的和他打趣,“我无家可归,你收留收留我呗。”
离过年还早着呢,这人倒是先计划起来了。
他和他爸水火不容,家是回不去的,他外公外婆常年在国外和他舅舅一起生活,宁洵前几年倒是常跟着杨岚回去,可他舅舅认为杨岚的死是宁洵和宁德远的疏忽导致的,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已经有了芥蒂。
宁洵懒得自找没趣,便也很少去舅舅家了。
梁嘉木不知道这些,只当宁洵是在和自己开玩笑。毕竟他有那么多朋友,过年就算不回家,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消遣,何必和自己挤在这四面漏风的出租屋呢?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点头答应了。
宁洵看他没拒绝,心里挺欢喜,“那说好了啊,到时候咱们一起放烟花。”
梁嘉木依旧说“好”。
话剧选角敲定下来后,孟书茵就起头拉了个群。
宁洵推开宿舍门,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把手机放到耳边,听她在群里发的语音:“接下来的一个月,咱们要共同完成一部作品,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学习交流,友好相处哦。”
“对了,明晚有没有时间?咱们聚个餐,也算互相熟悉一下。”
群里一共十二个人,大多数是大一新生,一听学姐组织聚餐,都积极响应。
宁洵想着自己没什么事,便也在群里回复了。
经过的大家投票,最后聚餐地点定在了学校门口新开的一家湘菜馆。
当天下午宁洵有课,下了课后就和徐星灿一起赴约——她是这部话剧的女主角。
两个人进门的时候孟书茵已经到了,见了宁洵和徐星灿,她便笑着打趣:“我的男女主角一起来了啊。”
“你俩来的还挺早,不是说有课吗?”
说话的是夏源予,在话剧里饰演男二,为人开朗外放,不过才见了几面,就已经和大家都混熟了。
宁洵在他旁边坐下,笑道:“老郑的课,提前一会儿溜出来了。”
郑老师在他们系是有名的老好人,只要别再他课上打起来,睡觉、玩手机、逃课一律不管,可谓是声名在外。
孟书茵也笑,“你们这是欺负老实人啊。”
导演林锡和孟书茵同届,虽然对话剧社新人的专业能力要求的很严苛,但私下里他性格温和,也算好相处。
听孟书茵这么说,他便跟着调侃:“郑老师期末的时候可一点儿也不心慈手软,你们小心点吧。”
事关自己的期末成绩,夏源予忍不住追问:“听说郑老师期末不放水不捞人,这是真的吗?”
徐星灿点点头:“我也听说了。”
林锡笑的很神秘,“我劝你们好好听他的课。”
听了这话,夏源予就苦着一张脸哀嚎:“完了,这意思就是不捞了呗。”
孟书茵看了林锡一眼,忍着笑,低声和大家说:“你们林师哥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
林锡大一的时候,勤勤恳恳半年,最后还是挂了一科,就挂在郑老师手里。
“哎,书茵,”林锡佯装生气,“怎么还揭我老底了?”
孟书茵笑着摇了摇头,挺豪气的说:“行,一会儿我自罚一杯。”
正值饭点,饭馆里人很多,大多是来吃饭的学生,好在他们定的包间隔音不错,隔绝了一大部分吵闹。
菜上齐,孟书茵率先倒了杯酒,站起来对大家说:“我一直是一个自我要求挺高的人,而且《雪花》大概率是我毕业前的最后一部作品,我想把它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她举了举手里的酒杯,“所以接下来的日子,可能要辛苦大家了。”
一群初出茅庐、满怀壮志的少年,大多都是第一次登台演出,演的还是别人挤破了脑袋想演的孟书茵的剧,能有这个机会,他们珍惜还来不及呢。
夏源予最先回敬她,嘴很甜的说道:“师姐别这么说,我们都看过剧本了,真的特别喜欢这个剧,也想尽全力把它演好。”
作为毕业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孟书茵本可以找和自己同届的话剧社老人来演,可她还是把机会给了他们这群新生。
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都很感激她。
徐星灿也说:“对啊师姐,这么重要的戏,你让我们来演,我们肯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不让你失望。”
孟书茵撩了下头发,和众人开玩笑:“得了,别拍我马屁了,先说好啊,真正排练的时候,我和林锡骂人也很难听的。”
“对,”林锡看了一眼宁洵和徐星灿,“尤其是男女主,你们俩做好心理准备哦。”
杯子里的酒见底了,宁洵便又重新倒满,然后举起杯子朝二人示意,调笑道:“师哥师姐求放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