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宁洵看了无数遍。
有人说女人过了三十岁容貌就开始走下坡路,宁洵却一点儿都不认同这种说法。
《石中火》就是杨岚三十一岁那年的作品,但她在电影里饰演二十岁的瑛儿毫无违和感,岁月的洗礼和世事的磨炼反而让她更能感同身受瑛儿的坚韧与顽强。无论是不是杨岚的影迷,都必须承认,她就是“天选”瑛儿。
要成就一部经典影片,对演员、服化、镜头以及道具都有极高的要求。《石中火》构图讲究,意境高远,采用传统的中式配色,配合诗意的镜头语言和柔美的光影关系,还融合了戏曲、武术等诸多传统文化,将东方美学展现的淋漓尽致。电影情节环环相扣,多处运用留白设置悬念,细节处理经得起推敲,打斗场面更是极具观赏性。
它塑造了以瑛儿和卫川为代表的诸多忧国忧民、心怀大义的英雄形象,讽刺奸臣当道的北宋朝廷和腐朽的政治环境,同时将个体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深刻展现了国家动荡和王朝更迭下小人物的内心世界。
尤其是影片最后,谭叔元已死,瑛儿在火中唱起了她母亲最爱的曲子,镜头随着空灵的歌声越拉越远,最后定格在百里外的皇宫中,皇帝为了庆贺南渡成功,和众嫔妃击鼓奏乐的欢乐场面,以乐景衬哀情,引得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石中火》被奉为影视界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有不少网友将其中的精彩片段当作剪辑素材。
任紫嫣早年来到大陆参演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杨岚主演的《游园》,彼时她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在影片中饰演女主角的妹妹。
杨岚性情温和,待人和善,又很欣赏任紫嫣,所以在拍摄期间帮她解决过不少问题,算是对她有提携之恩。
听说要用皮影表演《石中火》,任紫嫣想起故人,难免伤怀,不禁感慨:“这片子已经二十年了……咱们也算是致敬经典吧。”
宁洵坐在一旁,漫无边际的想,是啊,已经二十年了,她母亲如果在世,也有五十多岁了。
杨岚曾经说,要坚持拍戏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宁洵便在她怀里撒娇,说她能演到一百岁,还承诺等自己挣了钱,就包下整个北京的影院支持她的新作。
可惜他没有等到那一天。
一整天,宁洵都觉得自己心里空落落的,等到当天晚上结束录制回到房间,想着时间还早,他便给宁德远拨了一通电话。
“爸,睡了吗?”
其实宁洵知道宁德远这点钟肯定还在处理工作,但他们俩之间实在没有太多的话题可以聊,他只能随便找个开场白,才能让这场对话显得不那么生硬。
宁德远依旧嘴上不饶人,哼了一声,说:“就算睡了不也得被你吵醒?白天一个电话不打,这会儿倒想起来了。”
这意思就是还没睡。
宁洵靠在窗边,笑了笑说:“我白天在录节目,节目组布置的任务……和我妈的电影有关。”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足十几秒。
之后,他听到宁德远按动打火机的声音。
宁洵没忍住劝他:“少抽点儿吧。”
宁德远没搭茬,反而问道:“哪个片子?”
“《石中火》,记得吗?”
宁德远吸了口烟,缓缓吐出烟雾,“二十年前的了,最佳女主角,她领奖的时候……穿的是红色礼服。”
他还记得那天晚上杨岚激动的一夜没睡。
宁洵怔了片刻,刚想说什么,宁德远却先他一步开口:“几点了还不睡觉,身体还要不要了?”
得,又来了。
宁洵叹了口气:“知道了,爸。”
他把手机放下,刚想按挂断,就又听到宁德远语气生硬的说:“马上十一月七号了,没什么事儿就回来一趟,和我去看看你妈。”
“好。”
挂了电话,宁洵便又把《石中火》找出来看了一遍——虽然他看过很多次,但从没想过自己演。既然演了就要演好,很多细节他都想再仔细琢磨一下。
角色是抽签决定的,宁洵要操纵皮影演大反派谭叔元。
且不说表演皮影戏这对他来说本就是个不小的挑战,光是谭叔元这个角色,演起来也很有难度,一是宁洵没尝试出演过这类角色,人物情感难以把握到位,二是谭叔元和瑛儿的对手戏是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碰撞冲突激烈,他要和表演瑛儿的冯莹莹配合的很好才行。
宁洵一边看电影一边做笔记,不知不觉就熬到了凌晨,直到困得眼皮打架才关了笔记本躺回床上。
打开手机,他看到一个小时之前梁嘉木发来的消息。
梁嘉木:睡了吗?
这两天宁洵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今天或许因为想起了杨岚,他才难得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