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谁说不要和朋友恋爱(73)

作者:长友兮 阅读记录

上一次大家见面还多多少少带了一些朝力,没有完全在社会上磨平身上的冲劲儿和稚气。但是这一次的见面,很明显能感觉到这是一群已经融进社会的人,或妥协,或忍隐,就算有不甘的情绪也时时刻刻小心翼翼的隐腻,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

老x和大头在各自的家乡考了当地的公务员,是拿着编制铁饭碗的人了。

我还记得大学的时候他俩和王宁涛一心想自己创业,几个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风风火火不分黑夜白天的做项目书,申请学校的大学生创业补助,在学校南门的小吃街,大家喝酒撸串,幻想着未来,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一定能闯出点东西来的。”

“干!”

“干!”

那是他们做的一个“足球进校园”的项目谈下来第一个赞助商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坐在南门的小河边,买了一箱便宜的啤酒,给他们开庆功宴时他们说的话。

那个夏夜的晚上也许没有星星,但是少年人的眼里有光。

后来项目一直坎坎坷坷的,毕业的第一年,也是他们创业项目终止的那年。后来三个人各自去了条件都给的不错的公司,做起了职场人,那时候他们还存着积累经验人脉,等待时机重头再来的心思。

再后来工作上的摩擦,加上大头家里出了点事儿,他妈妈身体不好了,需要人照顾,他家也就他一个孩子,那个想要闯荡江湖的少年,终究还是选择了刀剑归鞘,收敛锋芒。

后来他说,“人这一辈子拼来拼去也就那么回事儿,要机缘也要能力,有能力的人太多了,有运气把遇上还握得住机缘的人又太少,安安稳稳的在家人身边陪着,互相照顾着,挺好,哪个成年人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

大头走了没多久,老x也走了。

老x回家乡,是因为遇上疫情,他之前呆的公司大幅度裁员,砍项目,老x运气不好,一夜之间成了失业男青年,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找工作碰壁,最后在家里的劝说下,回去考了公务员。

他们的创业铁三角,如今就还剩一个王宁涛在外企坚持着,但是现在也没了创业的劲头,“我就保住我的位置,奔着升职去了,这个大环境,创业难,理想和拼劲儿是干不过资本的。现在替别人打工,也不用担惊受怕承担风险了,挺好。”

承认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乖顺收掉身上的逆鳞,走在不是自己所期望的路上,也能找到点坚持的理由,一句“挺好”,是他们迈入成年人的世界上的第一课。

寝室里剩下的两个,出国的林宇,和一直读书的辉子。

辉子还在校园没出来呢,读研读博,一路走的也算稳当顺利,“进了象牙塔,看着身边人,真是不敢出来了,也算有点逃避吧,反正读书也能读的进去,那就读呗,我也没什么大志向,平平淡淡的过完这辈子吧,没那个折腾的劲儿。”

林宇出国几年,干脆决定在那边定居,不想再回来了,“国内太卷了,我就跟外边儿苟着吧,能人儿太多比不过,我也没什么大本事大远志,就不来这大滚筒里自我折磨了。”

曾经的少年都有了各自的归路。

聚会那天晚上没泡多久温泉,大家就回酒店的房间喝酒聊天。

都是快到而立之年的人了,却也会因为一个瞬间酸了鼻头,一句话红了眼眶。

我怀着宝宝不能坐地上,老陈就陪着我坐沙发,另外的沙发是涛子和大头的女朋友坐。剩下他们四个男生就绕一圈坐地上了。

一瓶又一瓶,好久没见,大家都高兴,酒也下的快,喝到快十二点的时候,老陈捏捏我的手,问我要不要睡觉了,难得的相聚,我也想小小放纵一下,有点舍不得睡,悄悄的眼神和老陈磨了半天,他才同意。

老陈也是下意识的,抓着我的手放到嘴边亲了亲,就没再放开,转头跟辉子他们喝酒。

“老陈,我有时候,是真他妈羡慕你,真的。”辉子突然开口。

“放什么屁呢,您这儿可是我们里面学历最高的,以后啥也不愁,我们这拿死工资的人还没说羡慕呢,干嘛挤兑我们老x啊。”大头搂了一下旁边儿的老x,“他点你呢。”

老x捏了个纸团砸向大头,“怎么点我还点不着你?你以为你能跑掉。”

两个开着玩笑开始闹,这才有点大学时候你怼我我骂你,我俩还是好兄弟那意思了。

大家都笑着看他俩你一下我一下的闹,辉子却没说话,红了眼眶,低了头。

“我靠,你干嘛啊,认真的?”大头愣了一下,活生生挨了老x一下,大家这才顺着他的目光注意到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