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棠抬手,手指精准抵入鳃盖缝隙。
就在吴大松手的同时,手指一剜一挑,两片鲜红的鳃叶就已剔出。
锐利的刀芒不知道什么时候落在苏棠的手上,刀尖自下而上,剖腹如裁纸,内脏随刀锋滑落,腹腔竟不见半点血污。
旁边看着的众人不由惊呼。
李清田亦是。
她从没见过小娘子收拾鱼肉,可怎么竟是如此熟练的好似已经处理了十几年。
刘阿大的脑门上瞬间出了汗。
若是处理到此地步的是如他这样的老手也就算了,可这小娘子才多大?十六?
再看她转腕间刀身横拍鱼身,鳞片飞溅如碎雪,三下便露出青玉般的鱼皮。
仍还是那把刀,沿鱼脊骨游走,只听着极轻的“沙沙”声,鱼肉如书页般翻开。
剔出的中骨仍挂着透亮的胶质,鱼尾轻震间,肉已化作蝉翼薄片。
案板干净如初,唯有鱼头微张着嘴,仿佛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被剥皮拆骨。
紧跟着鱼片用蛋清,盐,花雕酒抓了一把。
看似刻意,又好似理应如此。
随后又是胡萝卜白萝卜等物,波浪刀下,卷成环。
同样刀工精湛,可因为早先那一手剥鱼的本事,也算不上什么了。
随后松茸切碎,加过热的油浸泡些许,松茸的香气渐渐浓重,又是混合高汤、生粉勾芡至浓稠,倒在摆成环形的萝卜和鱼上,上蒸锅。
看似简单,却又是处处可见细致。
至少刚才他们所见都觉得自己能做。
但只有几个人觉得他们做不来。
这菜想要做得好,除了火候,配料刀工缺一不可。
“掌柜厉害!”
“厉害,厉害!”
两拨人没有一个不出声赞叹。
李清田取下苏棠身上的厨衣,苏棠浅笑盈盈,身上全无半分的厨房烟尘之态,似是只做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今日突发奇想,诸位也尝尝味道如何。”
“必是绝顶的滋味。”刘阿大立刻道。
“蒙吉言。”苏棠又对吴大示意。
吴大上前。
“数到十。”苏棠看向蒸锅。
吴大应声,一声声的高呼:“一,二,三……”
而随着吴大的声音,厨房内的鱼香也隐约可闻。
四周的声音也都安静下来。
当“十”落地,吴大掀开锅盖。
随着热气氤氲滚滚,鱼香如同狂风在厨房内席卷而出。
第15章 狗不懂
低沉的天色,隐隐飘下雪花。
平安小栈的门板刚拿开,就听到外面的呼喝:“你们小栈开门也太准时了,就不能早点儿?”
“快快,一碗刀削面,要辣的。”
“……”
声儿还没进去,人已经钻过门板缝儿进去了。
小栈的伙计向田嘿笑着:“裴大官人可是又挨了家里悍妇数落了?”
“滚滚,就你耳聪目明,小子,等你成亲了,还不如我呢~”
“嘿,咱才不成亲呢~”
向田扭头往街面上吆喝着:“客官,来小栈吃碗刀削面啊,天正凉着,一碗刀削面从头发丝到脚底板的痛快熨帖,咱们安城县独一份的刀削面啦——”
“……”
小栈内的人流随着打开的门,很快的热闹起来。
“虽说外头也有刀削面,可每日里的量也太少了些,刚到摊子跟前,没了,要不然才不多花这十来文往屋里头来呢。”
“天凉了,还是屋里头暖和。”
“面和面可不一样。”
“那倒是,不过今儿一早我可是瞧着你吃了两碗刀削面啊,还来这边作甚?”
“等着午上的牡丹鱼片。”
“今儿有?”
“嗯,每隔一日二十条,十条预定,十条先到先得。”
“向田,我来一份
牡丹鱼片、”
“……”
店里的客人听着这一声吆喝,也忽的喧杂起来。
“我这里一份。”
“还有我一分。”
“……”
高声的吆喊随着刀削面龙须面的浓汤辛香飘出。
这时,平安小栈旁边的“俞家竹编”的门板打开,精壮的汉子出来,听着隔壁的热闹,笑着开始把自家的竹编拿出来。
刚拿出来几个竹编制物,就有人过来问询几价。
汉子憨笑着连忙迎上。
呼吸间,浓香充斥胸腹。
************
安城县县令宅邸。
“啪”一声。
桌上放下一大碗,汤底都喝的干干净净。
赵大官人扶着肚子往椅背上一靠,舒舒服服的拍了几下。
旁边的赵夫人微微摇头。
对面坐着的刘县令刘堂山一个冷眼瞥过去,赵大官人赶忙的露出憨笑:“还是大舅哥家里的刀削面地道。”
刘堂山嘴角微不可微的勾了下,满意之色触目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