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娱乐圈专业亏钱人(88)

作者:清明鬼 阅读记录

路主编简直都要昏过去了!

还好贝总的下一个要求拯救了他,让他觉得自己的人生还有点希望。

因为贝总说:“刚才我也和综艺部说了,《这歌听上去很实用》将会多支出一笔额外的宣传费,我决定把这笔经费用在你们杂志这里。”

具体这个经费到底是怎么摊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笔经费要怎么用!

“不是我说,好歹也是你们冠名的综艺节目,能不能稍微重视一点?作为一本杂志,为自己这档冠名节目做一期特刊不是什么问题吧?”

路主编:“……”我们首刊印出来的杂志十分之九都还在仓库里呆着呢!您这就让我们搞特刊?!谁家杂志首刊出完接下来出特刊的?过分了吧?!

“争取在《这歌听上去很实用》第二期节目播出前后,一起把特刊给做出来!帮助节目一起做好宣传!”

第38章 亏钱的第三十八天

《这歌听上去很实用》第二期将在本周六播出, 现在是周一,这意味着杂志部只有五天的时间去制作这次的综艺特刊。

“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纸质的特刊定稿印刷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只要是在大学里参加过校刊制作的大学生们都懂。

整个杂志的发刊过程没那么简单,你要有内容, 内容有了得审核过稿, 过稿后要排版要设计封面, 再之后要校对,全国性发售的商业杂志比起校刊还多一步,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定,确定内容无误了才能联系印刷厂印刷, 寄给邮政、报刊亭,这才到了发刊这一步。

而这么多步骤,你想五天内搞完是几乎不可能的。

这一点秦贝知道, 路主编当然也知道。

只是两个人虽然都知道, 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秦贝之所以知道很难达成还提出这个时间限制,是希望用简短的时间让特刊的质量再下降一点——

要知道这档综艺节目怎么着比《狗屁倒灶》这本首刊只卖了33本的杂志要火啊!现在网上还有观众在看第一期的节目呢!万一他们这个特刊做得质量太好, 最后节目虽然高开低走了, 但喜欢这档节目的人纷纷去买这本杂志, 导致杂志爆火了怎么办?

那种亏负流小说里也不是没有这种巧合出现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她这个亏本买卖还做不做了?

所以为了遏制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秦贝硬生生把deadline定在周五,只给五天的时间(准确的来说是四天半, 为了开会今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一上午了), 就是希望在更短的时间内,这份杂志能粗制滥造乱七八糟,让人看一眼不想看第二眼!

但已经明白自家领导说话“说一半留一半”特性的路主编不这么认为, 在被白编剧“点化”过后, 这位老主编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

“贝总给我们这么短的时间, 显然是打算放弃印刷这一步了——这也是对的,现如今,纸质杂志式微,如果我们再把重心放在纸质杂志的制作上面,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想,贝总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们五天内,把综艺特刊的电子版给做出来!”

电子版好啊,电子版做起来可比纸质版轻松呢!

纸质版因为纸张本身的局限性,你必须要花很长时间做排版,而且纸质发刊还需要受到很多官方限制,更不要说最后的印刷了。

“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五天的时间,把所有能做进去的内容全都理出来,然后全部塞进电子刊物里!发到全体会员的邮箱!再根据他们的阅读反馈,比如哪几个专栏他们停留的时间更长,哪几页内容他们更感兴趣等,把这些更受到关注的部分在下周慢慢做好排版拿出印刷!”

“谁说纸质版杂志和电子版就必须要保持一致?这是一种已经不时髦的做法了!”曾经还坚持传统的路主编大声反驳自己几个月前的言论。

“现在是新时代了!就应该有新的电子刊物!”

于是《狗屁倒灶·综艺特刊》就在路主编的一力主导下,按照先出电子杂志,再出纸质杂志的方针开始进行摸索。

这时候,综艺节目制作团队和杂志部隶属于一家公司的好处就来了,在外界所有新闻媒体都只能拿到第一期节目的相关信息的时候,杂志部众人已经通过去楼上看后几期成片以及杂志官网论坛会员发言等,对后面几期内容有了深入了解。

“特刊应该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给没看过这档节目的人对这档节目做一个介绍——这部分不用太多,因为我们第一期的特刊,愿意看的人肯定是看过节目的人。”

“另一个是给这群看过节目的观众透露第二期甚至后面几期的内容,比如主题,比如现场投票情况,比如那几首歌好听之类的,我们可以按照贝总的要求(贝总:我有这个要求嘛?)收集论坛里那些参加第二期节目录制的观众发言,还有创作团队的发言,把这些内容全部都放到特刊里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