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开张第一饼——给予小学生的定价非常低的那个鸡蛋饼。
交警叔叔在听到石大少爷最后给小学生的报价的时候,说出了一个和在场所有代表心里想的一样的评价:“……看不出来,你人居然还怪好的。”
再然后就是夜里,家长们集体出动找到了石大少爷,非要还钱——
“做得好!我们这儿的人就是这样的,穷归穷,我们还是有尊严有骨气的。”这种自豪感真的是直接溢出屏幕。
再再然后,是第二天石大少爷给了小学生们一堆加量不加价的鸡蛋饼的事情。
这段其实在派出所的时候没讲,所以交警叔叔没有给reaction,但这段内容显然是戳中了现场代表们的心,不少代表在看到这段的时候仿佛是看到了什么一样一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特别是央视的那位代表——
这种讴歌了人与人之间你为我着想一点,我就回报你更多的美好情感的画面,央视爸爸是真的很爱吃。
这时候交警叔叔的声音穿插进来了:“……你刚才说了这么多,还是没说到为什么要开拖拉机到镇上来啊?”
“你不要急嘛!我就要说到了!”石大少爷这个口气显然是忘记了坐在他对面的是正在批评教育他的交警叔叔,他把人家当成个听八卦故事的观众了!
说到了就真的到了。
下一个镜头就是石大少爷问了孩子们关于上学路程的问题,节目组非常配合的做了一段视频,向观众展示孩子们那简单的几个字几句话,到底指的是走的怎样的一段漫长的路。
荒芜的地,寂静、有时候甚至连光都还没有的路(毕竟拍摄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一直在耳边呼呼的风,孤独的电线杆,和完全看不清的路。
“所以我就想,我有赞助商的拖拉机啊!”
“反正我本来也要去镇上进货的,为什么不干脆把孩子们一起拉过去呢?还省的他们干巴巴的走那么远的路!”
真实的情况当然不是这样,实际上是当时的家长们心疼自家孩子上学要走这么远的路,然后知道石大少爷每周会去一趟镇上进货,于是就拜托这位肉眼可见心地善良的杂货铺老板,帮着在那一天把孩子顺道送去学校——
但节目组剪辑是不可能把这一段剪辑进去的!
嘉宾在节目里被交警教育不懂法也就算了,用这种形式拍出来,还可以解释的清,观众能理解,审核看在你前面第一幕就是被抓被处罚的份上也能通过。
但你一个在村子里的村民,主动提出要让人家拖拉机载人,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到时候播出又是一场网络上的骂战。
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剪这段内容的时候就把片段给替换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反正就是让石大少爷进棚多录一句话的事情。
交警叔叔到这里没说什么,当然,他在此刻没说什么,实际上已经表达出他的态度了——以他刚才那个状态,此刻听到这段石大少爷载了孩子做拖拉机去学校的故事的时候应该要严肃批评教育的。
“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无证驾驶拖拉机,以及为什么好端端会用拖拉机载人的原因。”第一期的最后,场景重新回归到石大少爷在派出所被教育。
石大少爷说好吧我知道错了。
石大少爷说我下次不敢了。
然后镜头切换,在第一期的最后,节目组留下了第二期的钩子——
是佩佩小姐姐出现在镜头里。
刚才讯问了石大少爷的交警叔叔要开始深刻教育乘坐拖拉机的另一位常驻嘉宾,佩佩小姐姐了。
他说:“说说吧,你是怎么的,就坐上这辆拖拉机了?”
佩佩小姐姐开口的第一句和石大少爷一样,她说——
那大概要从两个星期前说起吧……
那天,是个晴朗的天。
我被节目组扔在一片广袤的庄稼地外……
第一期结束。
第二期紧跟着以常驻嘉宾佩佩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与石大少爷不太相同的故事。
第163章 赚钱的第一百六十三天
第二期的佩佩小姐姐视角, 她眼里的石大少爷,那就是个小倒霉蛋弟弟!
“从一开始我知道另一个嘉宾是石头的时候,我就知道, 这一次,是负重前行。”伴随着被弄进派出所的佩佩小姐姐那“悔不当初”的语气,镜头又一次转向了那个在第一期转向过的农田。
这一次开着拖拉机进村的是佩佩小姐姐。
交警叔叔一副“我有个槽不吐不快”的表情, 憋了很久憋出了一句:“……你们这个综艺的出场镜头就非要嘉宾开拖拉机出现是吗?就不能正常点骑个三轮车?”三轮车不要证, 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