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看到这里才觉得头顶的阳光从屋外稍微照进来了一点,这个世界还是明亮的。
等看到最底下写明了节目录制时间是一个月,二人觉得天更蓝了!
虽然,这里的工作很辛苦,但只要苦一个月就好了!
一个月嘛!
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二人就这么相互安慰着,然后拆了两包货架上的方便面,烧水唏哩咕噜吃着当晚餐,开始讨论明天第一天营业,他们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哪些和明天两个人的分工。
做菜这件事,佩佩显然是会的,而石大少爷显然是不会的,所以在平时,两人的分工就比较简单,收银、收发快递这两件事肯定是石大少爷来做,而佩佩则负责主要的掌勺,比如午饭、晚饭和宵夜。
要知道做饭是很辛苦的。
佩佩之前有看一眼冰箱,里面大部分都是预制菜,她打算好了,到时候菜单就直接把这些预制菜的成品写上面,这样客人点菜和她做菜速度都会快很多(而且她只是会做菜,她可没有一个人设标签叫擅长做菜!)
“但还是会来不及,尤其是早上的时候。”佩佩敏锐的发现了里面的问题。
“关东煮、蒸笼和锅碗瓢盆都是在屋子里的,而鸡蛋饼摊位在屋子门口,我不可能一个人又在屋子里面做早餐,又在屋子外面摊鸡蛋饼——所以这意味着,石头,你得学学怎么摊鸡蛋饼!明天早上这个活要交给你。”
石大少爷跃跃欲试。
他还真的从来没自己做过鸡蛋饼!完全不会呢!
佩佩其实也不会,但她知道可以搜教程——她从节目组那里领回了自己和伙伴在这段时间要用的手机,并直接上网搜,让石大少爷按照上面的教程一步一步操作。
摊鸡蛋饼其实技术难度没那么高……我是说如果你只是单纯想摊个饼、不追求这个面皮一定要厚薄均匀、包起来的时候对美感没有要求的话。
先把面粉和水按比例调匀,然后用勺子捞一勺进已经加热了的炉子前,倒进去,迅速扫一圈——果不其然到这一步面皮破了个口子!石大少爷不得不重来。
第二次,依旧破了个口子。
第三次,这次口子是不破了,但摊出来这个面皮的大小明显就连一片生菜叶子都包不进去。
第四次……
在经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尝试之后,石大少爷终于搞出了一个歪歪扭扭还算合格的面皮,往上面敲了一颗鸡蛋摊匀,然后开始往上面加自己喜欢的料。
比如里脊肉,比如香肠,比如肉松,比如榨菜,比如生菜叶,比如据说来自老乡家里的酸豆角……
然后他发现,可能是因为鸡蛋饼里面的料加的不一致,节目组提供的价目表只给了一个最低的普通鸡蛋饼建议价是两元,对于这个饼如果加了里脊肉之后是多少钱根本没有写!
“怎么也得十元吧!”石大少爷看着自己摊得辛辛苦苦的饼,觉得这个饼怎么也能值个十块钱!
“我石磊做出来的饼要是只卖两块钱,不得被我那群死党们给笑话?这个饼连我妈和我姐都没尝过呢!”石头哥强调了一下为什么自己这个饼溢价如此之多。
“加里脊的鸡蛋饼十块钱!加里脊又加香肠又加肉松的鸡蛋饼十五块!”
对此,已经非常熟悉石大少爷性格的佩佩耸耸肩不发表意见,反正说到底这个摊位是交给大少爷来管的,他想定多少都可以嘛。
在初期店里货物还比较满的情况下,二人觉得先不要去管后面谁去镇上进货了,先把明天的事情给解决掉都不错了,后面等临时工来了再说吧!
于是第二天,早上五点半,踌躇满志练了一晚上摊鸡蛋饼的石大少爷很有仪式感的穿着围裙上岗了。
富强村的村民们显然在此之前被村委会通知过村里会开个杂货铺的事情,不少觉少的老人都来凑个热闹,看两个店长手忙脚乱在那里擦摆在外面的桌子,并在每张桌子上放筷子筒(他俩昨晚给忘了),老人们还非常好心的帮把手。
然后等到佩佩把蒸笼给蒸上的时候,老人们已经很自觉又很兴奋地手脚比划点餐了。
没有人理会站在一旁的石大少爷。
石大少爷一看就不是会做饭的样子,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们都很机智的选择了另一位店长手里的食物。
一直到六点多,石大少爷这才迎来了第一批客人——一群组队结伴要去镇上上学的脖子上还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们。
早晨六点多,天气实际上还很寒冷,但因为这个时节,太阳一出来温度就上去了,孩子们虽然都冻着却都穿着单衣,没有人系围巾或者加外套。他们挤在一起互相用体温取暖,商量了一圈之后,决定到石大少爷这边买鸡蛋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