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娱乐圈专业亏钱人(277)

作者:清明鬼 阅读记录

此时,那个去问杂志部借了账号,花了一个星期时间看了所有他能想到的综艺节目的后期小姐姐站了出来。

她说那倒也没有那么悲观。

她说我最近看了很多的综艺节目,虽然对剪辑没什么想法,但我却get一件事,这件事就是——

“其实观众看综艺节目,很少有人是真的冲着嘉宾体验的内容来的,更多人观看,看的是嘉宾与嘉宾的关系,看的是这其中嘉宾们产生的情绪。”

这是后期小姐姐在看了很多很多真人秀综艺节目之后得出的结论。

“比如旅游节目吧,正常来讲,所有人都会以为,观众想看旅游节目,一定是因为自己家里蹲,很多地方去不了,所以想跟随综艺节目的镜头去看看自己以前没去过的地方,见识见识没见过的风景,但实际上呢?”

“实际是,如果真的去关注围脖或者某乎上,这种旅游类综艺节目观众的关注焦点、每次上热搜的那些话题、某乎上如何看待某某旅游综艺第N期节目?你会发现不论是某乎下面的回答,还是围脖上的热搜,很少有人在上面感叹敦煌莫高窟真美的,”

“全都是在感叹某嘉宾在这一期里显现出来的性格真好或者真不好,处理某个团员分歧的时候处理得优秀或者不优秀!”

#某明星当众表示第二部 不如第一部#

#某明星成功化解迟到危机#

#盘点某旅游综艺里的经典名场面#

上面没有一个热搜重点放在这群艺人去了哪里旅游的,因为观众关注的根本不是旅游景点和旅游攻略,也不关注他们每天吃的是什么,是怎么花的手里的经费,他们关注的就是关系,就是当矛盾发生的时候怎么处理,以及一个团队从陌生到熟悉的整个过程。

“再比如慢生活类的综艺节目,被观众评为最佳的那些片段,其实和生活本身也没关系啊。”

生活内容是什么?

是晚上要睡觉了得铺床,白天早上谁起床要做个早饭,中午有人要负责烧个水什么的。

这些内容综艺节目里有吗?

有。

但是是观众关注的重点吗?

那绝对不是。

真正会让观众觉得感动和愿意追看的内容,是他们邀请了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在家里玩游戏,是他们大晚上的和家人们聚在一起聊曾经的回忆。

而这之中的集大成者,其实就是恋综了。

恋综能被那么多人上头一样的收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类节目摒弃掉了观众不喜欢看的那部分,直接留下的全都是观众想看的——

他们就想要看这种很有代入感的一群俊男靓女陷入感情纠葛!

“所以按照这个逻辑,其实我们剪辑的重点和考公务员本身的课程没什么关系——重点应该放在三个内容上面,”她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根。

“艺人之间随着学习,彼此之间关系的变化。”

第二根。

“在学习过程中艺人的情绪变化。”

第三根。

“艺人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的成长。”

众人陷入思考。

众人盘了下逻辑。

众人回忆了一下自己以前看的那些个综艺节目,顺便善用搜索功能还搜索了一下他们印象里很出名的那几档节目阿婆主剪辑的片段……

他们发现好像真的是这样。

顺着这个思路,大家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其实还有三个星期省考就要开始了,我们为什么不干脆一个艺人剪一期,刚好把他们一直到考试前的所有变化都给梳理成一个又一个单独的成长线,其实按照那些培训机构老师的说法,艺人们学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也就到了一个瓶颈,后面进步的速度会减慢,那是不是从讲故事的角度,还是剪到现在,整个故事会显得更加爽一点?”A说。

“观众都喜欢那些大杀四方、答题从慢到飞快的进步片段。”A评价道。

“对啊,尤其有些艺人还挺典型的,第一次摸底考试的时候连八大行星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都已经会看等高线图了。”B显然是经常有看那些素材,对很多艺人两个月前和两个月后的变化如数家珍。

“那是不是可以把他们参加知识竞赛的内容也剪进去?贝总这一点上说得还是对的,其实知识竞赛确实是非常具有可视化效果的让人看出他们进步的内容。”新人C在这种脑洞大开的环节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

“……”

“……”

众人七嘴八舌,一边吃蛋糕一边讨论着,总算是把整个剪辑的初步思路给定了下来,主旨也很明确了。

“总而言之,整个节目就是要剪得有代入感,让观众能够自我代入进去,感受到考试的艰难,考友相伴的温暖,和答对每一道题的那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