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1》虽然因为是小短剧,已经卖给B站,只需要每月按照订阅数量由B站打钱就可以了,但《相亲2》因为贝总和荀董半年前制定的那个下沉到三四小城市的“巡演”方案,至今还有不少地方台来排队等着这部剧能够快点在他们自己的电视台播出!
虽然大部队在国外拍戏,不影响国内播放合同的签订!
甚至他们还非常有耐心的把自己部门这半年买回来的网络小说影视化的版权给整理了一下,把其中那些他们在多次考评之后认为过时的、不合适影视化的,又给挂牌转卖了出去——
影视化的合同一般都是几年一签的,如果到时间了这部小说没能成功影视化,那么他们如果还是想要拍摄这个故事公司就要重新出一笔钱了。之前因为贝总的催促,他们在买版权的时候买得太多了,按照目前还什么都没投拍的速度,他们评估了下觉得不少小说应该是轮不到拍了……
那就卖掉吧!
买个东西要花钱,你还需要联系下远在大洋彼岸的荀董和贝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卖个不是很重要的小资产,你这都不需要李助理同意,只要让影视部部长点个头签个字就可以搞定了!
等秦贝回国的时候,人家买方钱都已经打进来了!
这一进一出的,这笔影视化版权费他们公司还莫名其妙赚了个差价进来!就问你气不气!
然后是综艺部——秦贝和荀魁出国之前,这个部门的人刚结束他们的旅游休假,还在复盘自己之前的《这歌听上去很实用》成功秘诀,顺便把已经握在手里的这部综艺里的各创作歌曲与各听歌平台谈判,打算把播放权卖个好价格。
当秦贝和荀魁拍完电影回国的时候,不仅这些歌曲在各大平台的版权都卖出了一个好价格,综艺部还把这些歌曲整理了一下,推荐给了其他综艺节目!让他们作为后期BGM!有偿使用!
众所周知,一个综艺节目好不好看除了和本身的录制内容有关之外,后期也是很重要的。而后期除了你经常看到的那些个颜文字啊,表情包啊,还有各种搞笑标签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音乐,在各种场合为了代表说话人的心情而播放的音乐。
这些音乐在使用过程中也一样会有一笔版权费。
综艺部看上的就是这笔钱。
反正人家综艺后期这笔钱都是要花的,那与其花给别的歌,不如花给我们这边的歌曲!
连在两位老板眼中最不可能在这个阶段赚钱的综艺部都有进项,其余这些部门就更不要说了——除了杂志部因为本身定价问题维持着亏损,所有部门都在盈利!
就问你气不气!
在这种形势下,秦贝和荀魁收到陈导的自荐,其实觉得还是挺好的——
在他们的视角里,这位大导虽然名声在外,能力也不错,但花钱能力更不错!《足球》也是一部肉眼可见的烂片,那就意味着,这位导演具备花大钱拍烂片的能力,这恰好是他们公司最需要的一种能力啊!
所以对于陈导本人想要与双黄丸公司展开合作,加入影视部成为常驻导演,荀董本人是持赞成态度的。
有所迟疑的是秦贝。
如果单纯从亏钱的角度看,她当然也觉得陈导这导演不错,非常适合他们公司,拥有他公司一定能亏损,但是打工人有打工人自己的角度在。
不能只看陈导入职能够帮公司亏钱,这又不是什么游戏,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秦贝也要担心一下,如果真的最后公司在陈导的努力下倒闭了,那对于这位导演的个人履历和未来就业来讲,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
这也是为什么秦贝明明以前是个经纪人,但在开双黄丸这家公司之后,她一直没有向金主爸爸谏言开设艺人部的原因——
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自己公司的倒闭,就害了人家的工作生活。
现在在公司里的员工都不用担心,他们没什么名气,能够在一家公司工作积累经验,就算这家公司最后倒闭了,履历上显示的工作经历也能够方便他们去找一个新工作。
但是有名气的导演和艺人就不是如此了。
娱乐圈是一个挺讲究运道的地方,有名气的导演加盟一家影视公司,没把这家公司给整好,还害得这家公司倒闭了,这对于大导演来讲绝对不是什么有利的好消息,很有可能会招来别的影视公司的忌讳;
艺人也是,大部分艺人的艺术生命其实并不长,在这不长的艺术生命里,如果遇到一家注定要倒闭的公司,那对于他们的星途也是非常不利的。
出于对他人负责的角度考虑,秦贝这才一直没有开设艺人部,也从来没有考虑与知名导演、艺人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