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都感叹这夫妻二人善良忠厚,每每聊起来时,都对夫妻俩的人品称赞不已。
可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并不是!
在原主一岁多的时候,王大龙在外打工时不慎受伤,恰好伤到隐私部位。去医院多次检查,都是伤中要害,已无法生育。
这事关男人的尊严,无法宣之于口,但又瞒不过妻子。
夫妻二人抱头痛哭过后,就暗地里打听各种偏方,烧香拜佛,怀着虔诚的心,一一试药,可都没有效果。
村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嘴很碎,背地里也曾蛐蛐两人,到底是谁的问题不能生,都催二人趁着年轻再要个孩子。
夫妻二人本身就有养儿传承香火的观念,这下更是着急上火。
于是,王大龙从人贩子手里买了一个男孩,对外宣称是捡到的。同时打着爱妻子、心疼妻子的幌子,不再生孩子。
这夫妻二人也很是奇怪,仿佛已经给自己洗脑成功,把养子当亲生儿子一样疼爱有加,反而对亲生女儿王胜男严厉苛责,不愿分给半点疼爱。
而这个养子在六岁的时候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夫妻两人借钱医治,稳定了病情。
养子王耀新比较幸运,只是双腿一粗一细,有点瘸腿,其他都很正常。
原主从很小被教育“长姐如母”,小小的人像个大人一样操持着家里一切杂事,爱护着弟弟,干什么都让着弟弟。
倒不是姐弟俩感情有多好,而是但凡不如弟弟的心意,就会被夫妻俩一顿PUA教育,有时也会胖揍一顿。
原主就这样被驯化了。
尽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但原主成绩从小到大都很好,一直拿奖学金,考上重本是没问题的。
但不知怎的,恰好高考那天,原主拉肚子,发挥失常,考了个二本。夫妻俩不管原主老师的劝说,执意要让原主出去打工赚钱,报答家里。
原主苦苦哀求,希望父母能让她继续读大学,并保证自己上大学的费用不用家里出,会自己申请大学生助学贷款,平时也会出去兼职赚生活费。
可是这奇葩夫妻俩丝毫不理会女儿的苦苦恳求,反而劈头盖脸地一顿骂: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迟早是要嫁给别人家做儿媳妇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让你读完高中已经很不错了。还有那么多初中就辍学的女娃不也好好的。你心气儿还高的很。
别想着上什么大学了,我们已经给你找了个电子厂,只要你好好工作,再加加班。一个月能拿四千呢!哪里能找到那么好的工作呢!”
原主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出去打工赚钱。赚到的每笔钱都被夫妻俩要走了,美其名曰,“帮你存着,以后再给你添点儿,给你当嫁妆钱!”
而成绩一直很差的王耀新,不想上学,却被夫妻俩哄着上了学费很高的专科。
在王耀新毕业后,也没有找工作上班。
低不成高不就地,他看上的公司,没有看上他;看上他的公司,他嫌弃福利待遇少。
内心敏感又自卑的他,宅在家里,用着原主打工赚的钱买的电脑,打游戏上网,在网上重拳出击,一天骂社会,骂女人……
每天日夜颠倒,浑浑噩噩地窝在家里。
原主上完班,节假日回来,还被使唤给一大家子做饭。
饭桌上,原主小心翼翼地说道:“耀新,你要是还没找到工作的话,可以去我们厂里,我们厂里……”
原主还没说完话,王耀新就摔了筷子生气地打断道:
“我才不去你们那厂里!我一个大学生去你们那儿上什么班?你们那厂全是高中生、中专生,我去了连共同话题都没有!怎么?!看我在家里呆着,你嫉妒了?非要把我赶出去上班?”
原主试图解释她没有这样想,却又被父亲王大龙呵斥道:“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瞎出什么主意?”
而母亲李春梅也附和道:
“你这丫头,怎么一回来就让你弟生气呢!下次别回来了,多加点班,多赚点钱,这个月你拿回来的工资少了小一千块钱呢,肯定是你加班加的少了!
再说,你弟一个大学生,怎么能和你干一样的活?那不是大材小用嘛?!别看你弟现在没工作,一旦你弟找上工作,那一定是又体面、又清闲、又赚的多的工作,让他现在在家好好休息也好,我们还能每天看到他……”
不知道是李春梅的哪句话,又刺激到了王耀新敏感脆弱的神经,他突然很愤怒地吼叫道:
“烦死了!真是、烦死了!你们没钱没本事,为什么要生下我?还让我得了小儿麻痹症,让我受尽别人的歧视和同情!
找工作、找工作!你们以为我不想找吗?我愿意天天窝家里,让邻居说我闲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