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想到,太后就那么从善如流的让皇帝亲政了,一副贤良的做派,竟然人挑不出一点错来。
太后实在是善于以退为进。
若是太后不愿意让皇帝亲政,大臣们还有理由闹一闹,让太后交权。
太后让皇帝亲政了,但实际上,重要的事情,太后不同意,就办不下去,财权、军权都被太后捏在手里,她依旧是大齐唯一的话事人,只是退到了后面,大臣们想要攻击她,都找不到抓手。
攻击太后不交权么?
可皇帝都亲政了。
但皇帝或者他们这些大臣,调得动京城的兵马么?调得动大将军王、周子都、袁好女、卫知也么?
顾亭雪更是想都不要想,如今,还有谁不知道他与太后的关系?夜夜都与太后宿在一起,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秘密了。
不仅仅是调动不了军队,没有太后首肯,官员们想加点俸禄都不可能。
又或者,他们要办个什么大事儿,他们拿的出银子么?户部因为这些年推行新政,多了不少女官。
虽然这些女官都没有上朝的资格,只负责实际的工作,但整个朝廷的税收都掌握在太后身边的女官陆令仪手中,她就是大齐的钱袋子。
文官们如今唯一能占据的,怕是只有道德的制高点,几千年来的礼教和规矩。
偏偏,太后在这一点上,也是滑不留手。
民间都说太后比从前的刘娥还要贤德,是古往今来最好的太后。
所以,只要太后不轻举妄动,这种皇帝表面亲政,太后实际做主的情况,怕是还要维持许久。
左相让德妃入宫,自然也有左相的意图。
如今,德妃看到皇后的野心,倒是觉得,兴许改变朝局平衡的人,已经出现了。
“今夜皇后娘娘怕是睡不着了,我晚膳用得多了些,你陪本宫去皇后娘娘那里走动走动,消消食吧。”
(五)昭临宫
太后三十五岁这一年,前朝依旧风云涌动。
那些文臣们在暗中,一直没有放弃联合,想要支持皇帝彻底掌握政权。
说到底,朝廷里的文臣和香君不是一条心。
香君身边的顾亭雪,那宦官,宦官和文臣从大齐建朝以来,都一直是两方势力,此消彼长地斗了许多年。
香君支持的袁好女,当年杀世家毫不留情,更是让许多文臣清流们恨之入骨,不过是碍于对方手上的兵,所以当年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香君其实也知道这些文臣们希望她让出手中的权力来。
只是,她如今反倒是没有从前那般方便行事。
比如说袁好女,从前她可以养寇自重,是因为袁好女和她的水福兵不属于朝廷,自是可以为所欲为地攻击朝廷。
可这么多年过去,她也成了朝廷里的一部分,便不得不守朝廷的规矩,不得不受朝廷的掣肘。
她也不想再让顾亭雪弄那暗杀或是乱扣罪名的那一套。
文臣们越是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用礼教和规矩约束她,她就越是不能让他们抓到自己的把柄。
所以,两方都在等待对方先犯错。
……
深夜,一个宫女匆匆走在宫道上。
昭临宫的门被打开,大内总管刘公公见到来人,眼神示意,让她进来。
满子跟着刘公公往里走。
这还是她第一次来这昭临宫,果真和传说中的那般华丽奢靡。
穿过长长的走廊,刘公公引着满子走到了内殿里。
现在已经是子时了,太后娘娘早已经睡下。
刘公公小声对门口站着的姑姑说:“喜姑姑,未央宫的满子姑姑来见太后娘娘了。”
喜雨领着满子走进去。
满子不敢抬头,就这样一直被喜雨领着到了太后娘娘的寝宫。
喜雨走到床边,冲着那帘幔里轻声唤了一句:“太后娘娘,未央宫的满子姑姑来了。”
满子跪在地上,因为紧张而有些颤抖。
只见一只修长的、骨节分明的手从帷幔里伸了出来,轻轻地挑开了床边的帷幔。
里面似乎坐着一个人。
轰隆一声,外面响起一声惊雷。
狂风吹开了窗子,雷光一闪,满子看到床上坐着是一个男子。
男人苍白俊美,散发着阴柔矜贵的气度,他穿着松松垮垮的寝衣,披散着头发,一条腿抬起跨坐在床上,正用一种阴冷而危险的眼神打量着满子。
满子吓得猛地低下头,匍匐在地上,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她认出,那是顾大人,从前先帝在时,就是第一权臣,如今更是太后娘娘的心腹。
“怎么了?也不怕吵着娘娘歇息。”那低沉又有些婉转的声音响起。
满子慌张回复:“他们要动手了,就在今夜,满子特意来提醒太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