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本都不肯落下,不仅仅是京城,全国各地都跑了一遍,势必要将每一本书都烧得一干二净。
至于陆令仪她担心的事情更为深远一些,太后娘娘在朝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可以后呢?
会不会后世之人,借太后娘娘来攻击天下的女子,让女子们的处境更加艰难。
虽然百姓都觉得香君好,但是百姓说了不算,百姓的评价也流传不到后世,最后就是这些读书人写得这些东西,能流传下去。
陆令仪冥思苦想了许多天,终于是让她想到了办法。
于是,陆令仪找娘娘要了银子,说是为了更好的教化百姓,她要修庙。
香君正忙着,便批了银子,让陆令仪自己去办。
之后几年,有一种信仰在民间四处传播,全国各地,香火最旺盛的便是虫娘娘庙。
不仅可以求收成好,还可以求子,因为虫子生得都多。
这便是陆令仪的法子,史书后人可以改,但是神明是百姓的信仰,世世代代相传,只要变成了习俗,就是谁都不能抹去的了。
她就是要用这种法子,让太后娘娘永远活在百姓的心里。
(十六)
香君最近很烦,因为如今的百姓都不叫香君太后,都叫她虫娘娘。
而且,陆令仪竟然把这件事瞒着自己。
还是许焕文回京之后,嫂嫂李云韶告诉她的。
香君一肚子气,在太极殿见许焕文的时候,脸都是黑的,许焕文还以为是自己犯了什么错。
许焕文这些年倒是把江南管理得极好,香君也是满意的,只是,香君不想自己再和那群老臣们吵架了,所以决定把许焕文留在京城。
许焕文自然也愿意留京,毕竟娘娘是许了他丞相的位置,只等着他把两位丞相中的一个挤走一个,他便能上位了。
临走的时候,香君却忽然叫住了许焕文。
“江南是朝廷的,不是哀家的,更不是许家的,不触碰哀家的底线,许家便还是太后的本家,若是许家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兄长别忘记了,哀家可不姓许。”
许焕文起了一身冷汗,立刻惶恐应下。
回去之后,许焕文第一件事便是修书给许家的家主,让他自查,许家到底有没有做什么不该做的事情。
查了一个月,却也没查出来什么,闹得许焕文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
直到顾亭雪把书都烧完了,回京遇到许焕文,看许焕文实在可怜,便提点了他一番。
“太后娘娘吓你的,许家有没有做不该做的事情,我能不知道么?”
许焕文这才松一口气,晚上好歹是能睡着觉了,但督促许家子弟从此之后谨言慎行是不敢停的。
(十七)
香君把许焕文留在了京城,打算派袁好女去做江南总督。
没想到,江南的官员们吓死了,反应激烈。
香君想了想,她这几年推行新政,实在是杀了不少人,如今也不宜太激烈,接下来,要好好安抚一下这群官绅。
再加上江南的事情也复杂,袁好女打仗倒是厉害,但是谋事还是差了一些。
思来想去,还是让卫知也去做了这个江南总督。
以后朝廷要海禁,但沿海地带,有倭寇作乱,实在是影响商人们做生意。
既然收了商贾的银子,也得让他们安稳做生意不是?
香君给给袁好女封了一个水师总督,让她带着水福兵去那边训练水师,以后能保护大齐商人在海上顺利的进行贸易。
(十八)
香君做太后的第四年。
这一日,她正躺在昭临宫里看奏折。
大将军王又奏折里阴阳怪气起来,问香君还记不得她对他许下的承诺,态度十分的嚣张,质问他的红夷大炮呢,他的神枪营呢?
这些,香君自然都是给大将军王备好了的,但是没想到他这么心急。
香君正想怎么回复大将军王,才能比他更嚣张、更霸道的时候,外面就传来了孩子们的哭闹声。
香君实在是头疼,问道:“又怎么了?”
梦梅出去看了一眼,回来回禀娘娘道:“回太后娘娘的话,是公主和皇子打起来了,奴才们都不敢上去拦。”
香君只能放下奏折,出去看她生的这对讨债鬼。
第443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8
香君走到院中,便看到一群人围在那里,又是哭又是叫的,奴才们也不敢上前,因为她那两个孩子实在是纠缠得紧,强行分开,还真可能受伤。
奴才们就只能跪在地上求着两位小祖宗松手。
香君也不着急,施施然走过去,让奴才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亭雪给元祚做了一张弓。
那小弓做得极为精致,可贞看到了,便吵着顾亭雪,她也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