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太监将皇帝又放回床上。
香君还跌坐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她轻轻地捶着自己的心口。
“本宫陪伴皇上十余年,给皇上生育了三个孩子……皇上……皇上竟然要本宫去死!”
顾亭雪立刻扶起香君,安慰道:“皇后娘娘莫要难过,皇上说得都是气话。”
只见左相眸色一沉,厉声说道:“不对,皇上说得不是气话!”
众人看向左相,只见左相义正言辞地说:“皇上只怕是疯魔了。宴太医,你快给皇上看看!”
左相给宴太医使眼色,只希望宴太医能够审时度势,别犯糊涂。
宴太医看一眼左相,一副收到他暗示的模样,立刻假模假样地给皇帝把脉。
给皇帝把脉之后,宴离立刻说:“回左相的话,皇上的病症,的确有可能出现意识混乱不清的病症,只怕,皇上方才说得都是胡话,做不得数。”
“那皇上,以后还能真的清醒么?”
“这个……微臣也不敢说,看今日皇上的样子,怕是很难彻底好起来。”
闻言,香君两行泪又落了下来,轻声呢喃着:“皇上……”
左相立刻对香君说:“皇后娘娘,您莫要难过了。我们几位大臣,把方才的景象都看在眼里,皇后娘娘大义,是皇上因病疯魔,这才说出要处死皇后娘娘和顾大人的话。”
第423章 落幕
几位大臣全都是人精,纷纷附和。
右相也立刻说:“是啊,皇上清醒着,怎么可能会说出处死皇后娘娘的话呢?且不说,皇后的废立事关国本,轻易不得提起,哪里是能随便就能杀皇后的?更别说,皇上与皇后娘娘的感情甚笃,满朝文武、天下百姓谁不知道?若不是皇上疯魔了,怎么会说要处死皇后娘娘的话呢?”
后面的兵部尚书也说:“顾大人可是皇上养大的,深受隆恩多年,皇上连最要紧的神策军和监察处都交给顾大人,饮食起居,实诚都与大人一起。之前大将军王逼着皇上杀顾大人,百官上书,皇上都不肯,现在怎么可能忽然要杀顾大人?只怕皇上疯了,认错了人。”
左相摸着自己的白胡子,感叹着:“皇上如今疯魔至此,已经是犯了失德、乱政、危社稷三罪。如今天命已移,皇上已不能再管理朝政,不堪再奉宗庙。为今之计……”
左相看向众位大臣。
大臣们互相交换着眼神,众人心里想的都是一件事,那就是皇上应当禅位!
如今,皇上的身子真的好了,那对众人是没有半点好处的,只会加快叛军入城。
皇上疯了,反倒是大大的有好处。
只要皇上立刻禅位,就能安抚住叛军,他们便能与叛军和谈,不用闹得叛军攻城、生灵涂炭。
大臣们交换了眼神,便都心知肚明。
左相便对还在流泪的香君说:“皇后娘娘,还请借一步说话。”
香君跟着诸位大臣们走了出去。
当香君听到大臣们说,要让皇帝禅位于璟王殿下的时候,立刻起身说:“绝不可以!皇上只是病了,皇上一定会好起来的!等皇上好起来了,天下不就有两个君主了,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但大臣们跟香君讲道理、摆事实,甚至都要威逼利诱了。
“娘娘岂不闻唐玄宗晚年屠子旧事?陛下如今神志昏聩,今日还只是认错了皇后娘娘与顾大人,他日,若皇上要伤璟王,娘娘悔之晚矣!”
“皇后娘娘今若固守疯君,史官必书妖后祸国!若允禅位,臣等立誓,陛下退居上阳宫为太上皇,锦衣玉食如常,娘娘仍可相伴皇上。此非保全陛下性命唯一之法乎?”
“娘娘,叛军已至城下,若陛下仍居大位,城破之日必屠尽皇族,璟王殿下亦难逃一死!若璟王登基,娘娘亦可效宋仁宗曹太后垂帘安邦,岂不胜过玉石俱焚?”
听到大臣们越说越过了,是真急了。
香君这才哭哭啼啼地说:“若是真如诸位大臣们所说,本宫也无法了,只是,此事,本宫不想参与,还请左相与大殿里的百官们商议吧,你们决定之后,本宫听从便是了。如今,本宫只想好好陪着皇上。”
香君转身入了寝殿。
诸位大臣又看向顾亭雪。
如今顾亭雪掌管禁军十二卫,他不点头,怕是此事也不成。
顾亭雪叹息一声道:“皇上养育我长大,我自是不愿意看到皇上如今的情状。但我也知道,诸位大人,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此事,我不便多说什么。我只不反对便是了。”
“如此便好,多谢顾大人了。”
……
大臣们在前朝商议着让皇上退位的事情。
香君却悠悠然又重新回到了皇上的寝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