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暴君虐我?转身勾搭权宦夺他江山/香骨未应春雪妒,屠龙才是要紧事(205)+番外

作者:青山有辞 阅读记录

香君其实也不在意王婉仪,她只是想让后宫的众妃嫔看一看皇后的性子,也让自己的人看明白,别跟错了人,以后别被挑唆,有的主子是护不住下面的人的。

所以,王婉仪今天冲着香君翻白眼,只能算她倒霉,撞上了。

皇后却是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些。

香君今日看到的是后宫里的派系斗争,皇后看到的却是她失去的姐妹情。

回去之后,皇后很是伤怀了一番。

“采薇,我是真的想把香君当做妹妹的,从前,我们那么好,可为什么,我们会走到这个地步,就因为权力么?若是知道拿回了宫权,香君会变成这样,本宫就不该听你的……”

看到自家娘娘又开始优柔寡断,采薇着急地说:“娘娘,事已至此,您和贵妃也是不可能回到从前了。您可得好好行使您皇后的权力啊,不然,贵妃不得踩在你头上?”

皇后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

“采薇,本宫……只是觉得有些……孤单……”

皇后的这般感时伤怀还是传到了香君耳里。

香君是真的服了。

皇后总是这般,她都要没斗志了,能不能给她一个好一些的对手?

只是,很快香君就来了斗志。

因为前朝出事了。

第149章 母子斗法

接下来一个整个月,皇帝都没有来过后宫。

今年入秋之后,天下实在是不太平。

先是传来消息,说是洛阳和北直隶旁边的几个县出现了蝗灾。

本来马上就要秋收了,却因为蝗虫忽起,让百姓一年的劳作成了空。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百姓大饿。布粮食亦尽,大批的灾民开始往南边逃难。

这一逃,就一路逃到了两湖地区。

但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两湖今年闹水灾,虽说不是什么大水灾,但也死了不少人,本身就要朝廷救济,又哪里能容纳这么多灾民呢?

灾民只能继续往南跑。

可到了江南五府,却又出事了。

江南不肯让难民入城,难民竟然闹了起来。

那么多难民聚集在附近,担心难民会入城作乱,也不知道是哪个官员出的主意,竟然挖开了河堤。

难民因此死了几万人,沉尸江面,一片惨状。

皇帝大怒,立刻派了钦差去江南,势必要将江南的官场整顿一番。

可钦差还没到江南,宫里的太后娘娘忽然就得了怪病,开始缠绵病榻。

前朝出事,后宫也出事。

民间开始有了传言。

说今年上半年天下太平,可夏末两湖闹水灾、入秋洛阳、北直隶闹蝗灾,太后娘娘又生病,这都是因为,今年皇上非要去泰山封禅闹的。

皇帝好大喜功,功绩比不上历史上那些封禅的皇帝,这才惹下天灾。

紧接着,前朝有言官大胆进谏,说皇上应该下罪己诏,然后效仿唐太宗,亲临闹灾的田地,吞食蝗虫以祈求上天移灾于己,保护百姓才是。

皇帝为了这件事,把那言官打了一顿板子,可非但没有让进谏的人闭嘴,反而更多的言官开始骂皇帝。

皇帝是气得夜不能寐,太极殿日日都要砸碎几个茶盏。

所有,这一个多月,皇帝不仅没有来后宫,就连太后病了也没有去看一眼。

香君一听说太后生病,立刻就想去侍疾,但每次都被拦在外面,被姑姑好言相劝给劝了回去。

这么来回了几次,香君也察觉到此事的蹊跷来。

香君只能回了承香殿,把《贞观政要》给翻出来,仔仔细细地看了唐太宗吞蝗的事情。

看完之后,香君只觉得大臣们实在是为难咱们的皇帝。

若是皇帝真去吞了蝗,但天灾又没有结束,又要如何收场?

咱们皇帝这么要面子,是不肯承认自己比不上唐太宗的。

而且,唐太宗那悯农之心怕是真的,咱们皇帝,恐怕没有这般仁义,蝗虫可是有毒的,他怎么会愿意为了灾民去吞蝗……

这哪个脑子有问题的大臣提的这主意?

香君让人去打听才知道是谁。

竟然是她们许家的岳家,李氏之人跟皇帝进谏的。

联想到太后忽然病了,香君恍然大悟。

“竟然是这样么?”

“是怎样啊?”小路子和梦梅都好奇。

“是咱们太后娘娘在和她儿子斗法呢。”

咱们太后可真厉害,这些年不管朝政,完全放权给皇帝,可稍稍一出手,就能拿住皇帝的七寸,让皇帝动弹不得。

虽然不知道太后为什么跟皇帝斗法,但她倒是可以趁这个机会搅浑水,给自己家里争取些好处。

第二日香君就找来了李氏。

以往香君吩咐完,李氏都不会多问,直接回去告诉自家夫君便是,今日却多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