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59)

作者:不配南 阅读记录

他眸光放亮,立即上前将她打量一圈,嘴中啧啧道。

“奇哉怪哉。”

“姑娘本是这世间至清至贵之命格,为何却行了最低最卑之运数?”

又让丁翠薇摊出右手,那老道定睛仔细看了看,而后又松了口气。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往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好在姑娘前世积下无量善因,方才能感召今生无上善果。”

“姑娘命宫璀璨,贵气环绕,尤其是姻缘之道,实乃星辰归位,契合天定之数。”

“既定之缘,避无可避。犹以手舀水,水复还流;似以网捕风,风仍穿隙,绝非人力所能左右。”

“……还望今后运道来时,姑娘要以正道为基,用德行育民。善哉善哉。”

道长摇头晃脑说完这几句话,便扫扫浮尘离开了,此时孔春正好凑上来,好奇问道,“薇娘,他同你说了些什么?”

丁翠薇眼见孔家人对那老道的态度,便觉得此人并非是个招摇撞骗的。

倒也有心复述给孔春听,奈何那么长一段,大多又是些虚无缥缈、禅意十足的话语。

丁翠薇实在是没记住,憋了半天只道了句,“……化繁为简大概就是三个字:我命好。”

孔春笑得直不起身来,“他也夸我命好来着,总该不会是同样的说辞吧?不管不管,反正有没有他那箴言,我们都是命好。还是那句话,苟富贵……”

“……不相忘。”

丁翠薇立即接上。

其实过往经历的诸多种种,都并不让她觉得自己会是个好命的,可人活着总是要有希望。

哪怕这个希望或有可能是假的。

在路上走了近两个月后……终于在七月底的某一个清晨,车队终于抵达了京城。

孔春的胞兄孔立诚已在翰林院任职了一段时间,在他们赶路期间,就在京城购置好了宅院,命人上下洒扫一通,只待家人抵达京城后入住。

皇城根底,寸土寸金。

孔家人之前在桃源镇时,宅邸加上后院,足足有两座小山那么广阔,可到了京城,却只能置换成了间四进的宅院。

在车架停稳的当天,孔家人也来不及歇,都各自忙活了起来。孔老爷出门拜访远亲,孔夫人指使着下人搬挪箱屉……

按理说丁翠薇此时就该走了,她正在等待时机,想着正式同孔夫人辞个行……就被孔春拉到一旁。

孔春抱住她的胳膊不放,“这可是人地生疏的京城,除了我们孔家,你还认识什么旁的人么?你懂不懂什么叫做举目无亲,举步维艰?我早就同我阿娘禀明,留你在府中再暂住一段时间,待你何时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再走也不迟的。”

丁翠薇垂落的指尖,隔着衣裳按按丁叔交给她的那块玉……其实若是较真算起来,她在京城或也并非举目无亲。

可或许是近乡情怯,又或者是心中始终还未有个定论……

她现在还不想走那步。

留在孔家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她对孔春摇摇头,“能让我随车入京,就已是足够叨扰了,岂能还这般没皮没脸住下?若是传扬出去,会被人笑掉大牙的。阿春不必为我担心,这偌大的京城,难道还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么?”

可孔春哪里放心得下。

她只能唬着脸威胁。

“你若当真要走,我现在就去找曹安,告诉他你已经入京的消息……你既不让我们孔家照拂,我必给你去找个本事更大的来!”

丁翠薇俨然没想到她竟会这么说,一时间也是怔愣住了。

孔立诚同她在桃源镇时也是熟识,见状也在一旁温声劝道。

“薇娘委实不必这般见外,不就是添双筷子的事,哪儿有什么好推却的?”

“且我们原就打算待阿春入京之后,在外头另给她聘个随伴娘子的。毕竟她胆子这般小,若无人陪着,只怕门都不敢出,可又怕外头寻来的不符合她的脾性,如今看来,薇娘你就是现成的,你若当真愿意留下来,合该我们孔家谢你呢。”

孔春将她的臂膀搂得更紧了些,可怜巴巴道,“我在京城可没有别的手帕交,薇娘,权当你帮帮我,哪怕陪我再住十天呢?三五天也行呐……”

或许是孔家兄妹这般盛情,或也是丁翠薇确实需要寻个下榻之处,定心想想将来……她终究点了点头。

“好。”

“那我就在贵府,再多叨扰一段时日。”

——

谢昭珩安全无虞的消息传开来之后,无疑打了瑞王党一个措手不及。

消失的这两个月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断,却足以看透人心,分辨忠奸。

期间有不少拥护太子的朝臣,暗地里向瑞王倒戈,只可惜很多阴谋都还来不及施展,就已胎死腹中。

上一篇: 庶妹 下一篇: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