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187)

作者:不配南 阅读记录

……可若当真到了那日,她这个未来太子妃也不能抗旨不尊。

不过这些棘手之事,许之蘅自己心里明白就好,无需拿出来与孔春说,免得让她多生焦虑。

二人许久没有夜话,难免想要多说几句,直到婢女在外头敲窗,提示说明天便是大喜之日,不好起得太迟。

她们这才抱被睡去。

翌日。

许之蘅陪孔春起了个大早,帮着在旁梳妆打扮、料理周遭的些细枝末节之事,而作为“娘家人”之一,自然随着送嫁队伍,亲自将人送入了栾家。

刚刚风寒痊愈的谢昭珩竟也来了。

他斜斜倚这廊下的朱柱,裹紧狐裘的动作,优雅地像一帧褪色的古画,面色还有些冷白,仿若被初冬的微风吹散了血色。

今日世家贵族们大多都来了。

在外人面前,未婚的夫妻总要装装样子,许之蘅盈盈笑着上前,请了挑不出错处的福安。

扭过身后,待待旁人瞧不见了,许之蘅的才没好声好气道,“病好全了么就出来走动,没得待会儿让母亲瞧见了,又数落我没照顾好你……”

二人虽达成了统一战线,可平日里许之蘅还是不太爱搭理他,就算是去晋王府探病,许多时候也只是撂下药膳就走,说起话来也常是冷嘲热讽。

可谢昭珩却咂摸出些她态度开始松动。

她是个需要顺毛捋的性子,他想着需得乘胜追击,所以就算再不喜人多,今日也移驾过来凑热闹,权当是给她那个手帕交面子。

“孤与你也即将大婚,便想着来瞧瞧,看新郎官成亲当日还有何需注意之处……主要是想再多看你几眼…”

平日里那么色厉内荏之人,放低姿态后,语气软和起来,莫名让人听了觉得熨帖。

俗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

他屡屡这般,倒让许之蘅不好冰冷太过。

“那你方才在观礼时可听见了?人家栾指挥使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就直说此生绝不纳二美……要不说还是阿春有福气……”

谢昭珩轻挑眉尾。

回想起方才二人拜堂的那幕,好像是她那个爱哭的手帕交,在红盖头下流泪了,栾辛或是瞧见那滴泪渍,晓得她心中的担忧,所以才当着众人的面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他唇角牵起极淡的笑意,混不在意道了声,“这就算是她有福气了?不纳二美有何稀奇的,孤也不打算纳。”

许之蘅心跳漏空一拍。

神色怪异地抬眼望他。

此时倒也并未将这话当真,只当他只是顺嘴这么一说,毕竟他今后是要当皇帝的人,家中有王位要继承,三宫六院里头必然会广纳美人,岂有单独守着她一个人的道理。

所以自这门婚事落定之日起,许之蘅心中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给她妻位该有的尊荣就行,至于其他的,她大可不放在心上,二人就这么着相敬如宾一世,也没什么不好。

毕竟她已有钱有权,有地位有威望,已是心满意足了。

谢昭珩却不晓得她心里的想头。

只朝她凑近了,压下长睫,眼底有细碎光尘簌簌落下,言语很是温润。

“所以蘅娘无须艳羡旁人。”

“须知你天大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第67章

钦天监选定的婚期在次年春日。

莺飞草长,万物焕发生机。

偌大的皇宫、东宫、乃至整个京城,都被层细密的朱红浸染。东宫檐角垂落十数丈的红绸,在春风下翻涌着“龙凤呈祥”的暗纹。

而首辅府的蘅芜院中,早早就由工匠搭建起了“百子千孙”的彩楼,鎏金风铃顺风叮咚作响。

“太子娶妻、首辅嫁女”的喜讯,传遍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

因着皇后还在禁足,所以此次婚仪是由贵妃督办。这算得上是贵妃执掌六宫事物后,头次接到的要差。

为向皇上与朝臣证明自己能力,也为向太子与许家、肖家投诚,那真真是卯足了劲儿去办的,连向来挑剔的肖文珍都挑不出错处来。

凤冠上硕大的东珠。

赤金打造的合卺杯。

十八幅蜀锦制成的“百蝶穿花”及地喜账,只只彩蝶的翅膀都用南海鲛纱、与金线交织染成,在烛光下会流转出虹彩。

最最引人注目瞩目的,当属那柄“鸾凤和鸣”的玉如意,此乃已故柔妃的旧物,是用昆仑暖玉混着千年琥珀髓精铸成,触之生温,价值连城。

大婚正日。

东宫的编钟敲过三响,谢昭珩身着九章纹冕服,在五百名龙鳞卫的护卫下,率领着由六十八抬花轿组成的迎亲队伍驶出承天门。长柄雨扇开道,二十四名礼仪官们执金瓜钺斧,后头跟着八匹通体纯白的骏马拉着“鸾凤辇”,金光锦缎的华盖遮顶,鎏金凤毛口衔三尺长的珍珠流苏,在碰撞中发出清越的声响。

上一篇: 庶妹 下一篇: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