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认祖归宗后前夫火葬场了(109)

作者:不配南 阅读记录

那些在桃源村中的时光,或多或少都曾给过谢昭珩些慰藉吧,所以对比起别人,他才会对自己多几分信任。

甘愿在她面前,袒露如此脆弱的一面。

可她不再是薇娘了。

且也已抛却前程往事。

不会再因为他的任何举动而动容。

若是平日,许之蘅必定掉头就走,连眼神都不会多给他一个,可看在已故先柔妃的面子上,她愿多给几分耐心。

“还请晋王殿下恕小女不能从命。也是因着小女马上就要订婚,若与外男共处一室,传出去实在有损名节。”

“现能陪在晋王殿下身边的,合该是至亲骨肉,小女离开此处后,会寻个小道童去个明月公主传话,让她来此处陪伴晋王殿下。”

谢昭珩的声音轻得像飘落的灰烬,字字都拖出长长的尾音,闷然窒堵。

“皇姐方才孕中悲恸,惊动腹中胎儿,已提前回城,唤太医把脉了……”

。。

许之蘅沉默一阵,而后又道。

“那小女便请容婉姑娘来。容姑娘是殿下的未婚妻,对殿下情深相许,现下就在观中,若有她陪着,殿下定能好受些……”

“谁让你多此一举?”

“不愿留下就立马消失在我眼前,滚!”

谁知谢昭珩竟暴躁起来。

他突然提高嗓门,脖颈青筋暴起,咆哮出声,像极了只失去母兽的幼兽,难以接受现实般叫喊出声。

。。

许之蘅愈发不敢再呆下去。

她轻手轻脚退了出来,顺带将门关上,压下心头翻涌着的迥异,离开了此处。

此时恰好路过个小道童,在前头引路,将许之蘅由道场中带了出来,望见她的人影,孔春立即迎上前去。

“蘅娘,你总算出来了!”

孔春眼中噙着泪,连声音都有些发颤。

许之蘅察觉出她神色不对,不由关切问道,“怎得?难道是栾指挥使欺负你了?”

这问话声很小,可显然被栾辛听见了,他唬着脸,将眸光定落在孔春身上。孔春只得慌忙摆摆手,“没有没有,只是我见你许久没出来,所以有些着急罢了。”

“蘅娘,我们快走吧。”

说罢,就拉着许之蘅离开。

二人难得一同出门游玩。

虽说因偶然撞见谢昭珩,使得许之蘅心境震动了几分,可她不想因此萎靡不振,只尽量将情绪调动起来,放在眼前的新奇景观与事务上。

她们去了香火鼎盛的主观中。

燃香三炷,各自许愿。

孔春先是发了些寻常的愿,而后嘴中念念有词,“求三清天尊保佑,保佑兄长与我议亲顺遂,尤其要保佑信女五日后相看夫婿能够顺利,最好能就此觅得佳婿,今后二人心心相印,做对佳偶……”

许之蘅也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为家中父母祈福,然后神情格外虔诚,“信女如今一切顺遂,原不该再贪心,可若三清天尊有灵,还请保佑信女发财,发大财,发横财,保佑信女有财有权有势有望……保佑保佑…”

孔春闻言,在旁忍俊不禁,痴痴偷笑。

果然蘅娘还是那蘅娘。

就算做回了首辅嫡长女,愿望依旧如此朴素。

待出了主观,已是午膳时分。

小道童将二人引去专供女眷休息的庑房。

红绡将斋饭端了上来,或许是因托先柔妃的福,今日三清观中的斋饭都甚为可口,格外好吃。

因着许之蘅身份贵重,二人此刻用以歇脚的庑房,景观也是最好的,一眼就能望见外头的山景。

此时已是天气微凉的秋日,层峦叠嶂的山岭,就像是被大自然绘制的五彩斑斓画卷,红枫,黄杨,绿松……在蓝天白云下各自挺立着,美如仙境。

二人都褪了鞋子,趴在在窗前的暖榻软枕上,双手托腮,双腿在身后悠闲摇晃着,享受着此刻惬意的时光。

“……牛头山上的银杏,现在估计都已经黄了。”

“还记得你有次带我上山捡了筐板栗,当下拿出火折子就地要烤,结果天干物燥的,险些烧起山火,挨了里正好一顿训。”

“可不是嘛,我在挨训,你就在旁边哭,边哭还边吃,还不忘将那烤栗子递给里正让他尝…”

说起这些往事,二人笑成一团。

忆苦思甜,抚今追昔,许之蘅躺在榻上,望着身周华丽的一切,忽就很是感慨……当真是否极泰来,谁曾想她有一日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呢?若是丁叔还在就好了,他必会为她感到开心的。

此时。

红绡上前来报。

“姑娘,曹安公子身边的小厮侯在院外,说他家公子有要事同与您商议,请您去后山一叙。”

孔春在旁咂舌,“曹安怎得还想与你私下见面?总该不会对你还有心思吧?若被曼姑姐儿瞧见,只怕你浑身上下是嘴都说不清。”

上一篇: 庶妹 下一篇: 贵妃娘娘荣宠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