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承认,刚开始她只是为了生存而讨好他,可是到后来,她在心里已然将他当作这个世界上最亲最亲的亲人,只是这一切,都在他从西北回来之后悄然改变了。
他去边境打战平安归来,封侯拜将后,老夫人带着一大家子去寺庙礼佛还愿,那日正好礼部员外郎孙珅的外室柳氏也在那里上香,那柳氏从佛殿出来,恰巧与她打了个照面。
柳氏在看见她的那一刻先是愣了神,紧接着便微停下脚步快速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通,最后紧盯着她鼻尖那颗小痣瞧。
她自然也留意到了这个浓妆艳抹的女人在打量她,二人目光交汇的那刻,她的心里顿时冒起了冷汗。
她脑海中有记忆,她记得这个柳氏曾和阿娘同在一所青楼,当年因为阿娘长得貌美,初到青楼时,柳氏还心生嫉妒给阿娘下过起红疹的药。
虽然已经过了将近十年,但她还清楚的记得柳氏的样貌。
她和阿娘长得有几分相像,加之鼻尖那颗小痣太过显眼,那柳氏显然也认出了她。
回去之后,她心中惊慌,派了人暗中打听,才知道孙珅在几年前途径钱塘时曾去过那家青楼,当时伺候他的正是柳氏,后来那柳氏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让孙珅为她赎了身,带回了长安。
因着柳氏出身青楼,孙老夫人顾及家族名声和门第观念,死活不同意她进门,孙珅无奈,只好将她养在外头。
女子以色侍人,终不能久,时间一长,柳氏年老色衰,孙珅便很少再去她那,她又没有儿女傍身,日子便过得不甚如意。
自从知晓柳氏的存在后,次日她就病倒了,之后整整一个月都未出院门一步。
她不出门,自有人想尽办法来找她。
魏老夫人寿辰当日,魏夫人请了长安城有名的戏班子进府祝寿,那柳氏寻着机会,便扮作了戏班子成员混了进来,宴会上寻着机会将她引去了暗处谈条件。
柳氏狮子大开口,让她给出十万两黄金当封口费,并且让她想办法利用魏璋的关系,让孙家纳她进门为妾,否则就会将她是魏家假千金、并且亲娘出身青楼的事揭发出来!
她当下没有应对之法,只能先将魏璋先前送给她的一些金贵首饰拿给柳氏,先稳住她。
后来柳氏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暗中上门勒索,她内心烦忧、忐忑不安,不胜其扰,又病了一场。
那段时间,魏璋见她整日神情恹恹,浑身像是被抽走了气力,瘦得跟纸片儿似的,便动用关系去请了宫里医术最高明的刘太医前来诊治,又命人将各种滋补灵药流水一样送进来,却仍是不起作用。
而柳氏这边,因为一直未能达成所愿,后面竟胆大到扮成下人直接去栖云院找她,催她尽快办好孙家纳她进门之事,正好那日魏璋来栖云院看她,见她神色不对,又看到院子里出现生面孔,便渐渐察觉了端倪。
那日之后,柳氏再也没有来找过她,就像是此人先前从未出现过一般。
魏璋也没有开口问过她关于柳氏之事,总之,她的生活又恢复了从前的宁静,她的身份没有被揭穿,她依然是魏家二小姐,魏璋也一如既往的待她极好。
她知道他察觉了她的身份有异,却不知他为何默不作声,她不敢细想,也不敢猜测他在背后做了什么……
只是自此之后,她发觉他看向自己的眼神,渐渐变得不太一样,她隐约知道了答案,却不敢开口戳破这一切……
第14章
转眼中秋佳节在即,中秋前一日,按照规矩女婿要去岳家送节礼,八月十四这日,宋廷宣和姜礼维一大早携了新鲜果品,补品上门,依礼去拜见了魏夫人和老夫人。
未来姑爷亲自上门,老夫人唤魏青宛和魏持盈来作陪,在魏家的园子里游逛了一回。
园里几排桂花树开得正好,密密匝匝的淡黄色小花掩映在绿叶之间,繁花满枝,远远便能闻到似有若无的馥郁香气。
魏青宛和宋廷宣并排走到树下,下人们远远跟在后头,宋廷宣见她精神有些恹恹的,一路上正眼都未瞧他一眼,全程都是他在旁讲话,未曾听到她开口回应一句,不由得心底慌乱,暗暗反思自己是否有哪句话说得不对,惹了她生气或伤心。
他憋了许久,终忍不住道:“宛妹妹,你怎么了?好端端的,为何对我不理不睬,话都不愿说上一句?”
青宛淡淡瞥了他一眼,语气幽幽:“多的是别的妹妹来同你说话,少我一个,也不算什么!”
说罢,扭过了身子去,背对着他。
宋廷宣一怔,忙绕到她身前来,眼里满是焦色和疑惑,“妹妹这是何意?我…我哪来的其他妹妹?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