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青宛柔声应了一句。
尽管他擦拭的动作足够温柔,但她全身骨折加上内伤,还是难免会有痛感传来。可青宛不愿意给他增添太多麻烦,只是闭着眼睛,紧紧地咬着唇,沉默的隐忍。
翌日清晨,付熙和熬了一碗清粥喂她喝,又煎了药与她服下,随后便背起药箱,出诊去了。
通过昨夜与他聊天,青宛得知自己如今身处豫州临阳县里的一个小镇里,此地名唤清河镇。付熙和自小便是在这里长大。据他所说,他自幼便失去双亲,从七岁起便靠着上山采生草药拿到镇上一家名叫妙手堂的医馆里换钱养活自己,时间久了,妙手堂的孟大夫见他可怜,又观他颇有学医的天分,便收了他做弟子。
付熙和今年十八岁,跟着孟大夫学了十多年医术后,如今已是妙手堂的坐诊大夫了。
付熙和当天早上在给青宛喂完吃食和药汤后,便走出家门往妙手堂去了,等到中午时分,他又匆匆赶回来与她做饭煎药,下午再接着赶去坐诊。
因为伤得太重,青宛头两个月一直躺在床上,等后来身子微微有些好转后,付熙和怕她在屋里待着闷,傍晚从医馆回来后,时常会趁着太阳还没落山,把她从屋里抱出来,让她透透气,晒晒太阳。
青宛这时候总是仰着头,沉默地望着辽阔的蓝天白云,付熙和则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直直地望着她,待青宛察觉到他的视线转头看去,他却又立马收回目光,抬头望着她看过的那片云,微笑。
大半年后,在付熙和的悉心照料下,青宛身上的伤渐渐康复,只是她的腿伤还没好,行动还稍显迟缓。
这日,付熙和难得休息一天,早上起床吃完朝食,便在篱笆小院里翻晒生草药。
这时,身后的门忽缓缓拉开,付熙和听见动静回头一看,就见少女扶着墙,蹒跚学步般、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
付熙和连忙上前扶住她,“你要出来,怎的不唤我。”
青宛冲他微笑:“我看你在忙,便没叫你。”
付熙和看着她温柔的笑颜,微微有些愣神。
这是一张极为清丽动人的脸,柳
叶眉,秋水眸,翘鼻红唇,温婉柔美,她此刻虽穿着粗衣布裙,头上也只简单插着一支木簪,却气质高雅,身上自有一股独特的气韵。
她的脸和手如白玉一般,白皙、清透、莹润。这样的女子,定是出身大户人家,自幼养尊处优,呼奴唤婢,才能将全身的皮肉养得这般柔嫩细腻。在他的想象中,那双如羊脂白玉一般的手只宜抚琴作诗,拈花簪鬓……
付熙和思绪越飘越远,想到自己不过是个出身贫寒的乡镇郎中,靠着为人看病才勉强维持生计,难免生出自卑之意。
这么好看的女子,是不属于这里的,等到她伤养好了,是不是就要离开了?
见他怔怔盯着自己不说话,青宛抬手在他眼前挥了挥:“付公子,你怎么了?”
付熙和猛然回神:“没、没什么……”
他清咳一声,而后扶青宛慢慢走到柿子树下,让她坐在竹摇椅上晒太阳,自己则在一旁继续翻晒生草药。
“宛儿姑娘……”他一边将清洗好的药草放到竹席子上,一边情绪低落道:“姑娘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若姑娘有需要,在下可带着姑娘去寻找家人,送姑娘安全回家。”
青宛半躺在摇椅上,正盯着枝头红彤彤的柿子瞧,骤然间听到他说要为自己寻找家人,目光不由一愣。
少顷,她缓缓坐起身,手攥着褪色的粗布裙摆,杏眼湿漉漉的:“公子要赶我走?”
第51章
付熙和手一抖,险些将整匾草药掀翻,他慌忙扶住竹匾,急道:“不不不......姑娘不要误会,我怎会赶姑娘走,我、我巴不得姑娘一直留在这……”
话一出口,他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青宛见他一张俊脸红得仿佛要滴出血来,不由微微一怔。
付熙和眼见气氛尴尬,连忙开口道:“我是说…姑娘想在这里待多久都可以。我方才那般问,只是怕姑娘思念家人……”
青宛柔声打断他:“多谢付公子。只是我父母双亡,已是无家可归......”她眨着大眼睛,楚楚可怜地看着他:“不知付公子能否多收留我一段时日,等我养好腿伤再走。”
她如今腿伤未愈,身无分文,日后要去哪里,做什么营生,这些她通通都没有想好,先留在这里养好伤才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付熙和本就不想她走,听到她说还想要再多留一段时日,心情一下晴朗起来,“当然可以。姑娘想待多久都可以。”
秋去冬来,冬去春至
又是一年春草绿。
不知不觉,青宛在付熙和家中已住了有一年光景,在付熙和的照顾下,如今她的腿伤已大体无碍,只是走路时,左脚还轻微有点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