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383)

作者:渝跃鸢飞 阅读记录

他这个外语说的潦草又磕碰,好像就是这两年新学似的,跟厂里一些为30吨乙烯模具培训的工人很相似。

反正安斯艾是听懂了,对母语者来说,说成稀巴烂也能意会个七七八八:“在排查,可惜的是进展不大,不用担心,问题一定会排查出来的。”

他们确实是抱着这个信念在做事,不仅是公司赚了重金,他们此行的收入,公司给得也是极高的,无论是哪个角度看,都肯定不想最后变成烂摊子。

“我们肯定是相信贵方的技术的。”工人先肯定了一句,然后提出道:“也不是特别担心,就是想了解一下进展,因为我们的专家也在急冷油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哦。”安斯艾就是这么一听。

对中国所谓的排查和尝试,不怎么往心里去。

工人看了看,加一点码:“我们的林专家之前就解决过一些引进技术方面的问题。”

安斯艾“嗯”了一声点点头。

这工人又从别的角度说了两句,感觉这老外都没啥反应有点气人,不过这样反而不像演的,尤其是观察微表情,都发现不了端倪。

以他的专业水平看,这绝对不像是一个技术专家可以拥有的演技。

他斟酌了几秒,定睛道:“我们林专家尝试后,好像有一些新的发现。”

安斯艾怔住片刻,又看了眼前工人一小会儿,一笑:“有新的想法很正常。”

人肚子痛,医生还不是可以给出很多种可能?尤其是当排除了胃部、阑尾等常见因素之后,考虑什么都不奇怪了。

多不算什么,要准才是硬道理。

“新发现好像还挺有道理,说是温黏关系不符合那啥啥方程。”工人再放出一点点鱼饵试探,并且周围有些观察的目光不经意的飘过来。

安斯艾笑了笑,继续去拿检测仪器,操作两下,却是忽然停了下来。

第122章 这是我们技术专家,林巧枝

安斯艾其实不怎么把中方这边的技术人员放在心上。

用中国的话来说, 都是学徒。

这个国家的工业相较他们真的差太多,很难相信,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了, 这个国家路面上都看不到什么小汽车,也没有电视机, 没有高楼大厦, 甚至放眼望去,连衣服颜色都很单一,灰扑扑的。

乙烯生产技术,他们都已经炉火纯青了,是完完全全的缔造者。

而中方的技术人员, 还只停留在皮毛的阶段。

而且,从相处的这段时间看来,提供的意见也都很浅显表面,抓不住关键, 参考价值十分有限。

如果真的以中国师徒传帮带制度来看,安斯艾确实是在用类似看待学徒的目光, 来看中方的技术员。

所以听到工人的说法后, 他都是不甚在意的样子。

他们这样的国际化团队,也不是第一次卖技术了,更不是第一次到落后国家参与维修了,真的什么样的技术人员都遇到过。

形形色色什么样都有,有些国家的技术员,可能在国内做得比较出色,甚至有些狂妄自大, 但和世界技术霸主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 像是没有看见过天空的青蛙,嗯,应该是这么说来着。

只是眼前这个工人的说法,太钩技术人员神经了。

什么叫温黏关系不符合“那啥啥方程”?

那个叫阿伦尼乌斯方程!!

只是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有些看过的数据就开始从潜意识里往外冒了。

他动作停了停,表情陷入思索。

见他眼神有点呆滞的握着检测仪器,工人心里泛嘀咕了,你倒是有点动静,别真是个傻的。

他发现真的观察不出什么端倪来,兀自叹了口气,就带着观察的结果回去了。

燕化会议室。

只见这名工人脱去工装,坐在会议室里,以流利的外语,一字不差,连语气都不差的复述着安斯艾的话。

好像刚刚那个伪装燕化车间工人,说外语磕磕绊绊的人不是他一样。

这一批为30吨乙烯项目培训的人,为了看懂说明书,看懂技术手册,为了更好的操作设备,除了进行专门的日语培训,有一部分其实是略懂英语的。

这个从情报部门的请来的专业人士,模仿的就是这样一名普通又常见的工人。

“真的没有一点反应?”

“对,听到我们的专家在急冷油方面有进展,他眼神都不带波动一下的,脸上肌肉也很自然。”

“我还特意强调了林工的能力。”

“这么说,他们其实也是真的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并不是想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那会不会是问题根本不在急冷油上,所以他根本不在意,听了也就没有反应。就好像听到小偷摸了钱罐,但其实钱都藏在盐罐里,压根就没摸到关键点,所以反应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