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们有什么关系呢?那些好的东西,都是家里的,家里的都是哥哥弟弟的,而她们都是要嫁到外村去的。
“巧枝,你给大伙说两句?”站在祠堂前慷慨发言过后,林村长看向林巧枝征求道。
不愧是族长,说话真的很有水平,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话语里,看似全都是对林巧枝的夸奖和吹捧,好听得不得了。
但是却滴水不漏地藏着“肯定不会忘本的”“造福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之类意识的话。
若是迟钝一点的,容易骄傲上头的,此刻怕是涨红着脸,飘飘然当着全村这么多人的面,拍着胸脯许下承诺了。
喝醉酒的人,尤其男人,最爱如此。
可惜她不是未经世事的小年轻了,她这一路走来,接触过太多人精了,而且也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得意洋洋,甚至飘飘然了。
这样围观的、热切的、崇拜的目光,对她来说,已是寻常。
是的,寻常。
通过实打实的技术就能拥有,是汗水和努力刻入身体的东西,而不需要吹嘘和吹捧才能获得,更不会使她头脑充血,理智全消。
林巧枝浅浅一笑。
接过话头,对着祠堂外乌泱泱的众人说:“我这次回来,确实有想法造福咱们家乡父老乡亲们。”
她顿了顿。
众人一个激灵,耳朵不由竖起来,生怕错过了什么消息。
林巧枝目光扫过人群中一个个女孩,才又开口,“我准备组建一个全女子钳工班组,作为带教老师,组织今年给我特批了五个社会招工名额,希望我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也能去冲击更大的团队项目。”
招工名额!
怎么个人还能拥有招工名额了?
而且是当林巧枝的徒弟,听她这说法,以后要去做更大的项目。而且林巧枝现在才二十岁不到,就能做出据说世界一流的拖拉机,就能上人民日报,以后眼看着前程远大,不可限量,有这样的师父带着,还怕徒弟没有出息吗?
这是前途无量,一步登天啊!
本来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仔细听,林巧枝这个说法,直接让屏气凝神听着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像是往滚烫的油锅里泼了一大瓢水。
有人忙问:“有编制、有户口的那种吗?”
“对。”林巧枝点头。
立马有人推着自家儿子出来:“巧枝,你看看我家忠华,他人聪明,也特机灵,平时跟他爸学了打桌子椅子也都不在话下。”又赶紧拍拍那男孩子的背,“赶紧喊人。”
工人啊!!
进城里当工人啊!
再也不用地里刨食、辛辛苦苦一整年,也落不下什么钱了,看看林家就知道了,出了林武强这么个出息儿子,全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啊。
林巧枝这话真的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周围都是激动得想拉孩子过来让林巧枝看看的,即使听到了前面什么女子钳工班组,但很多人也都直接下意识的忽略了,什么女子不女子,男娃不比女娃好?力气又大,又擅长拿钳子锤子这些的。
连很多女孩子都觉得是这样,毕竟从小就没有拥有过什么好东西,即使有些是给她们的,但很快就成了家里的,而家里的,将来是兄弟的。
“还不都是家里的,算那么清楚,小没良心的,那我好好跟你算算。”
“你兄弟出息了/你疼你弟弟,以后才有人给你撑腰,要不以后在婆家被欺负了,你哭天喊地,除了自家兄弟还有谁能帮你!”
娘家兄弟,是她们后半辈子在婆家的底气啊。
却听林巧枝的声音,不容置喙的响起:“只要女生。”
“没有什么女生就不擅长,我说行就行。”她说她要建一个女子钳工班,那就没有什么不行。
听到这样掷地有声,坚定有力的声音。
有聪明的女孩子已经先一步反应过来了,不敢置信抬头望着林巧枝大声问:
“真的吗,真的只要我们女生吗?”
“那成了工人,以后岂不是可以自己领工资啦!”
还有的和熟悉的小姐妹面面相觑,有点兴奋的叽叽喳喳。
“那是不是可以吃肉?”
“听说城里还能分住房呢,巧枝姐不就有一套吗?”
那还要什么在婆家的底气,捏着有户口、有编制的工作,就是她们后半辈子的底气啊!让给兄弟,再让他们给自己撑腰,那不是傻吗?
也有反应有点慢的,还迷茫着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只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有点激动,有点眼眶发红,忙问着身边自己相熟的小姐妹。
她们都年龄还小。
思想还没有固化。
并不像许多中年妇人,此刻还想努力为儿子争取,不仅仅是因为思想顽固,或者传宗接代,而是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儿子才是继承家里的房子和财产,是以后给她们养老的人,她们习惯性的护着儿子,维护着以后老了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