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248)

作者:渝跃鸢飞 阅读记录

大家听着林巧枝的话,不觉点头,感觉这个思路, 情绪振奋了起来。

炉门确实是他们此前排查的重点,尤其是按照《炉门操作规范》, 组织上派来调查的人,都把他们的炉门操作工人培训流程检查了好多遍,还提问抽查,就是为了排除人为导致烧电机的可能。

比如坚决杜绝在门炉开关过程中,半途反向操作,反向开合,这些规范,他们的操作工人都是刻进骨子里的!

但如果炉门里藏着问题呢?

谁能想得到!!

谁能想到这个开开合合几万次,都一切正常的炉门竟然本身是有问题的?

“炉门的维护日志都拿过来了。”一名年轻工人气喘吁吁的抱着一大摞黄封皮的维护日志跑过来。

“找找。”

“我们加工任务重,我记得好像是半个月清理一回?”

“有时候生产计划赶得急,二十多天一个月不停工也是有的。”

“这都有记录是哪个班组负责的,许组长,麻烦你把人喊过来一下,看看他们还记不记得当时清理炉门的状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把资料找出来,了解清楚了当时的炉门维护情况。

林巧枝也趁着这个时间,去到炉门边,在结束这次测试的节点,亲自上手试了试这个炉门。

一入手。

带着特意去感知其重量的想法,林巧枝这双能掂量出以毫克为单位误差的手,很快就感受到不同了。

她在梦里也试过《炉门操作规范》,试过炉门的各种不规范操作,这里面真的有问题!

听到消息的陆良,很快跑了过来,面带喜色。

以他的视角来看,这个顽固的问题能进展到目前这一步,甚至有人能给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已经是极其使人振奋了。

陆良一到。

就给林巧枝拿了一缸子用井水镇过的绿豆汤,还有一条冰凉干净的湿毛巾。

还没来得及开口问具体情况,他就听到有人讨论:“真的和林工推测的一样,两次电机烧坏,都是在炉门维护清理的周期末端。”

林工可没有看过他们的炉门维护日志!

这玩意,连很多本厂的人都没有看过。

陆良紧张:“咱们的维护工作没做到位?”

“不存在的。”维护组的组长站出来,为自己申辩,“我们都是按照厂家那边给的维护手册,严格按照他们的维护要求来做的,积渣的厚度最高的时候,都没有靠近过他们的规定线。”

林巧枝回来也看了看已经翻找出来的日志,为他解释了一句:“问题一直都在,日积月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渐厚的积渣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它让电机逐渐被推着越过负荷边缘。

确实是它压死的。

但问题是这一根稻草吗?

林巧枝亲自去确认过后,心里把握已经升至八成,她给出结论:“依照我的理解,这套装置设计之初,炉门就需要精确计算配重,失衡就会导致电机负荷增大,配重应当是按炉门理论重量1:1、或者一个更精确的数值设计的。”

现在压力就给到112厂这边了。

问题是找出来了。

但是这种藏的很深的、并且平时看不出毛病的故障,有一个非常大的难点——怎么判断和确定,找出来的问题对不对呢?

咬着牙维修过后,倒是还可以用弱件测试一下。

没有维修之前,谁能确定问题就出在这里?

如果执行了这个维修方案,最后却没有效果,甚至炉门也坏了,那可想而知西方索要的技术维修费,可能会再翻一番不止。

甚至以“你们动过,我们不负责修好”为由头,再次狮子大开口。

这个问题确实很无解。

技术领先、霸占市场就是有优势,甚至很多国家想发展自己工业的时候,都会被这些领先者垄断市场,到处都会有不理解的声音,“为什么要花大价钱自己造,投入又多,质量又差,咱们直接买不好吗?”

只能靠112厂自行决断,林巧枝能做的,就是表现出她的自信和底气,予以陆良等人心理上的支持。

林巧枝给出她算出来的具体数据。

鏖战两天的疲惫就涌上来,去澡堂洗漱过后,换了一身凉快的棉白跨栏背心,倒头就睡了。

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理解这么庞大复杂的机械,还连续高强度集中注意力思考,对她来说消耗也是不小的。

至于往后面的步骤。

林巧枝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建议了,就先睡饱了再说。

等她睡醒,已经是下午了。

从屋里出来,属于夏天的阳光非常热烈晃眼。

林巧枝用手挡住眼前刺眼的太阳,深吸了一口这山里的空气,又舒服地伸了一个懒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