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165)

作者:渝跃鸢飞 阅读记录

说到这里,放映电影设备的老式幕布上,出现了20吨重模具最后完全合体的照片,还有一件件合体之前拆分的所有模具的照片。

这种内部资料,通常是不会对外公开的,之前大家自然也都没见过,更不知道大型模具内里细节。

故而,林巧枝把这照片放出来,直接就牢牢的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台上讲课,有时候是需要技巧,才能吸引得了大家注意力的,但有些人讲课,只需要有足够硬的技术。

怎么拆分的?

怎么克服松动的风险?

怎么突破那么多行业认知的?

别人都一整块做,你一个人把整块模具拆开做,这就是打破行业默认惯例了。

迎着台下大量灼热的目光,准备多日的林巧枝不慌不忙地继续做陈述:“咱们从苏联援建时期引入的技术书籍,包括苏联经验,都强调‘整体结构刚性最优’,认为分体接缝必然成为应力集中点。”

林巧枝的展示做得比较直接,多是简单直接的图片,照片。

她列举出四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工期延误率,失误率,材料利用率,运输负荷。

“虽然分体研制会面临不少问题,但其实我们在整体制件的过程中,依旧吃过不少亏。”

“比如咱们曾经有机床厂模具的模刀出现2cm缺口,按传统工艺需整体退火重锻,因为体积大,整个回炉工期45天,期间生产线只能停工,还急得传出‘模具感冒,全厂发烧!’的戏言。”

“此外,失误率、报废率也是极难以承受的,即使只是一处小的失误,整件大型模具都将遭到报废。”

台下,一重机厂的人都不由挪了挪屁股,眼皮绷紧,他们五年前就因为一道0.2mm划痕,报废了整件模具,直接损失了厂里三年的研发经费!

到现在都还没完全缓过来。

林巧枝继续讲述:“整件模具制作,在苏联支援咱们的资料中显示一架机身模具需要切除67%的钢料,这对我们来说,堆起来的钢料怕是比天安门城墙还要高,损耗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

“运输方面,我们为了运送超重设备、原料,专门修建过36公里铁路支线,这样的耗资相当于3000工人的全年工资。”

堪称是死亡行军了。

“所以,以目前固有的经验来看,‘整体结构刚性最优’依旧是非常有道理的技术总结,但从宏观来讲,这项技术或许并不适合我们国家的国情。”

林巧枝只是花五分钟开了个头,台下坐着的很多人,表情就已经凝重起来,整个交流会的气氛也因为她提到的技术感到深深的压迫力。

有人拿出纸笔,有人开始拍照,还有人则开始低声同周围人窃语问着些什么……

台下听众已经意识到了。

这位站在主席台上的林工,心气可不是一般的高。

她要讲的,绝对不只是那个20吨大型模具的制作技术经验,她是想要分享一套对全工业领域都适用的分体研制技术。

如果说,前者还只局限于单个案例,那么后者就是想要直接一拳打碎行业默认的规则了!

红旗厂这次是要搞一出大新闻啊!

真要是让红旗厂这位林工做成了,不说整个行业都要跟着震三震,那太夸张,但至少也是名声大振。

日后走出去,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

做拖拉机的机械厂。

引领过行业发展的农械厂。

打破过行业固有规则的青年。

能一样吗?

林巧枝心气当然高。

她可是红旗子弟!在这样一个从来都是南方拖拉机龙头的厂里长大,骨子里是自豪的,骄傲自信是发自内心的,从小听她们拖拉机厂一次次突破难关,不断奋进的事迹……当行业领头羊,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用温厂长的话,既然做出了成绩,就把它用到极致,发扬光大!

她没有去管台下这隐隐的骚动,那些曾经真切发生在工业领域,发生在她们脚下这片大地的损失和惨痛教训,引起一些共鸣是很正常的。

倒是坐在侧边前排喝茶的温东鸣,感受着这会场里的动静,压住愉悦的嘴角。

做农械的厂又如何?

年轻工人又怎样?

这可是他温东鸣一手带出来的红旗厂,红旗精神代代相传,当年他能带着红旗厂从小柴油机厂走到现在,年轻的后辈当然也能带着红旗厂走向更大的舞台。

林巧枝:“接下来我们来看几个最关键的问题,首先,分体研制怎么克服‘分体必松动’这个问题。”

随着她这句话逐渐说出,台下那点隐隐的骚动,以极快的速度平复。

她一句话还没说完,声音几乎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