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迁迁带着一队暗卫,乔装打扮后悄悄离开了京城。江南的春天,细雨绵绵,山路湿滑难行。经过几日的奔波,他们终于来到了暗卫所指的深山。那是一座破旧的道观,四周杂草丛生,显得格外阴森。
苏迁迁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道观,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正当她准备离开时,突然在道观后院的枯井旁,发现了一块刻有半朵彼岸花的石碑。她蹲下身仔细查看,石碑底部似乎还有一行小字,被泥土覆盖着。
“清理干净。”苏迁迁吩咐道。暗卫们立即动手,很快将泥土清理干净。当那行小字显露出来时,苏迁迁脸色微微一变。上面写着:“待时而起,血债血偿。”虽然字迹已经模糊,但足以证明,幽冥阁的余孽仍未彻底铲除,他们在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苏迁迁将石碑上的字拓印下来,心中暗自警惕。看来,这太平盛世之下,仍有暗流涌动。但她并不畏惧,因为她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与陈明都将携手并肩,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江山,守护大朔的万千子民。
回到京城后,苏迁迁将此事告知了陈明。帝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没想到这些余孽如此顽固。不过,既然他们敢露头,朕定不会再让他们有翻身的机会!”他握紧苏迁迁的手,眼神坚定,“有你在朕身边,何惧之有?”
夜色渐深,乾清宫内烛火摇曳。苏迁迁依偎在陈明怀中,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心中一片安宁。她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波折,但只要与他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这盛世,必将长久安宁。
第26章 暗潮惊心
重生
大朔永庆五年仲夏,蝉鸣聒噪。苏迁迁手持团扇,在椒房殿的葡萄架下教小公主识字,青绿色的藤蔓垂落如帘,将暑气隔在外面。元哥儿骑着竹马从月洞门冲进庭院,脸颊通红:
“母后!父皇带了西域进贡的冰酪,说是要等你一起尝!”
话音未落,采薇神色慌张地奔来,鬓角沾着汗珠:“娘娘!陛下紧急召见,大理寺丞...在狱中暴毙了!”苏迁迁手中的团扇“啪嗒”落地,三年前江南贪腐案的记忆瞬间翻涌——那位大理寺丞,正是当年负责彻查幽冥阁残党的主审官。
乾清宫内,陈明正对着案头的尸检报告皱眉,龙袍下摆沾着墨渍。见到苏迁迁,他将卷宗推过来:“七窍流血,指甲发黑,是往生教‘蚀心蛊’的死状。
大理寺丞死前,曾收到一封匿名信。”泛黄的信纸上只有八个朱砂字迹:“旧事重提,血债血偿”。
苏迁迁的指尖抚过“血偿”二字,触感粗糙如沙——那是用掺了骨灰的朱砂所写。她猛地抬头:“陛下,有人想阻断幽冥阁余党的追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所有经手此案的官员。”陈明点头,唤来暗卫统领:“传朕旨意,三品以上官员府中即刻增派禁军!”
三日后深夜,暴雨倾盆。苏迁迁刚哄睡小公主,窗外突然传来刺耳的警报锣声。她披衣冲出门,正见一道黑影从宫墙上飞跃而下,手中长剑泛着幽蓝冷光。
“护驾!”采薇的尖叫与金铁交鸣声同时响起。苏迁迁甩出金丝软鞭缠住刺客手腕,却在对方转身时,看到他后颈的彼岸花刺青。
激战中,更多黑衣人破窗而入,口中chanting往生教的咒文。苏迁迁一边应对围攻,一边留意着刺客的招式——他们的剑路竟与玄空子如出一辙!千钧一发之际,陈明持剑冲入殿内,玄色龙袍被雨水浸透,眼中杀意翻涌:“朕的皇宫,容不得你们撒野!”
混战持续了一炷香时间,当最后一名刺客咬碎毒囊自尽,苏迁迁才发现自己手臂被划了道伤口。陈明脸色骤变,撕下龙袍下摆为她包扎:“回宫就宣太医!
这些人...是有备而来。”他蹲下身,从刺客尸体上搜出一枚青铜令牌,正面刻着北斗七星,背面却是半朵正在滴血的彼岸花。
第二日早朝,朝堂炸开了锅。御史大夫颤声奏报:“陛下!昨夜有三名大臣府中遇刺,皆是当年参与过幽冥阁案的官员!”陈明将青铜令牌掷在龙案上,震得奏章纷飞:“传朕旨意,
封锁京城九门,彻查所有西域商队!”他转头看向苏迁迁,目光中带着愧疚:“若不是朕疏忽,让你受伤...”
“陛下无需自责。”苏迁迁起身,凤冠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晃,“臣妾反而觉得,这是个引蛇出洞的好机会。”她展开一卷密信,“暗卫探知,三日后城西破庙有‘往生教密会’。臣妾愿扮作信徒,混入其中。”
陈明猛地拍案而起:“不行!上次西域之行已让朕担惊受怕,这次说什么也不能让你冒险!”苏迁迁却握住他的手,指尖抚过他掌心的薄茧:“还记得往生殿的七星锁龙阵吗?臣妾有密典记载的破解之法,更有陛下亲卫护佑。”她顿了顿,压低声音,“若能揪出幕后主使,大朔才能真正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