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台上的陈明挥刀划破掌心,将帝王之血洒向夜空:“朕以大朔国运为誓,封!”璀璨金光与血色龙影轰然相撞,整个京城地动山摇,百姓们惊恐的哭喊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陛下!”苏迁迁不顾阵法反噬,冲出密室。漫天血雨中,她看到陈明单膝跪地,龙袍被鲜血浸透,却仍强撑着将玉玺高举过头顶。面具人见状,
突然甩出一道黑色锁链缠住玉玺,舆图上的游龙虚影趁机扑向帝王。苏迁迁甩出软鞭缠住锁链,嘶吼道:“放开他!”
两股力量拉扯间,苏迁迁腕间的银镯突然迸裂——那是用周淮安罪证熔铸的镯子,内侧刻着的复仇名单在火光中若隐若现。她心中一动,将鲜血抹在软鞭上,同时念起往生教的禁忌咒语:“
以血还血,以命抵命!”软鞭瞬间燃起熊熊烈火,烧断锁链的同时,也将面具人的衣袖点燃。
面具脱落的刹那,苏迁迁瞳孔骤缩——面具人竟是失踪已久的国师师弟玄空子!此人本该在二十年前因修炼邪术被先帝诛杀,却不想藏在幽冥阁幕后操控一切。
“你以为帝王之血就能破解龙脉引?”玄空子癫狂大笑,“今日便是大朔的末日!”他猛地将舆图抛向空中,无数道血色锁链从天而降,缠住七星锁龙阵的青铜鼎。
陈明挣扎着起身,将玉玺塞进苏迁迁手中:“带它走!朕来断后!”苏迁迁却反手握住他的手,将他的血与自己的血混在一起:“陛下忘了?我们说过生死与共!”她取出从密典中拓印的星图残页,
与两人的鲜血一同抛向天空。刹那间,北斗七星爆发出耀眼光芒,化作七柄金色巨剑,斩断血色锁链,直取玄空子。
玄空子发出凄厉惨叫,身体在金光中寸寸碎裂。临死前,他指着苏迁迁:“你以为赢了?幽冥阁的分舵遍布天下,
你们永远...永远...”话音未落,便化作一摊血水。苏迁迁瘫倒在陈明怀中,望着逐渐破晓的天空,泪水混着血水滑落:“陛下,我们...赢了。”
晨光刺破乌云时,京城百姓纷纷走出家门,看着天空中消散的血雾,跪地叩拜。乾清宫前,陈明拥着苏迁迁登上台阶,帝王的声音响彻云霄:
“幽冥阁已灭,大朔太平!即日起,大赦天下!”苏迁迁望着欢呼的百姓,又转头看向怀中的玉玺,突然明白密典中那句“民心所向,方为龙脉”的真谛。这一战,他们不仅守住了江山,更守住了大朔万千子民的希望。
第24章 盛世长宁
大朔永庆四年春,御花园的玉兰开得如云似雪,枝头新燕衔泥穿梭。苏迁迁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公主,看着前方草坪上追逐蝴蝶的元哥儿,嘴角不自觉扬起温柔的弧度。阳光透过花枝洒落,在她月白色的襦裙上投下斑驳光影,凤冠上的珍珠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碎悦耳的声响。
"母后!快看我抓到了!"元哥儿举着蝴蝶网雀跃地跑来,网中一只彩蝶扑棱着翅膀。苏迁迁笑着将小公主递给乳母,蹲下身刮了刮儿子的鼻子:"元哥儿又淘气了,蝴蝶是要在花丛里跳舞的,快放它走吧。"孩童似懂非懂地点头,小心翼翼地打开网兜,看着蝴蝶飞向盛开的海棠花。
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苏迁迁转身,正见陈明身着明黄龙袍走来,腰间九龙玉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帝王快步上前,伸手将她揽入怀中,低头在她发间轻吻:"今日早朝散得迟,可让皇后娘娘久等了?"话音未落,元哥儿便扑进父亲怀里,撒娇道:"父皇答应教我骑马的!"
"好好好,等用过午膳便去。"陈明笑着将儿子抱起,又看向苏迁迁,眼中满是宠溺,"朕已下旨,将三月初三定为'太平节',届时大赦天下,举办三日庆典。百姓们都说,这太平盛世,多亏了皇后娘娘。"苏迁迁脸颊微红,轻轻摇头:"是陛下治国有方,臣妾不过略尽绵力。"
然而,这份温馨并未持续太久。戌时三刻,当苏迁迁正在为小公主缝制虎头鞋时,采薇神色慌张地闯入:"娘娘!陛下紧急召见,说是...说是边疆传来急报。"苏迁迁心头一紧,将绣绷递给宫女,匆匆赶往乾清宫。
殿内气氛凝重如铅,陈明握着密报的手青筋暴起。见到她,帝王将密报推了过来:"西域新继位的可汗竟宣称大朔疆土本属他们,要求割让河西三州。"苏迁迁展开密报,目光扫过嚣张的措辞,冷笑一声:"狼子野心!这些年边疆安定,倒让他们忘了大朔铁骑的厉害。"
"朕已命苏明远整军备战,但贸然开战,恐伤百姓。"陈明眉头紧皱,"迁迁,你素有谋略,可有良策?"苏迁迁沉思片刻,道:"臣妾愿亲自出使西域,与可汗谈判。一来探清对方虚实,二来拖延时间,等苏将军的军队集结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