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台方向顿时腾起冲天血光,苏迁迁感到空间戒指发烫。她咬破指尖将血滴在戒面,竟浮现出一幅地图,标着京城地下密道的入口。“王统领,带人从密道突袭祭台!刘将军,烦请拦住国师!”
当苏迁迁率众穿过密道,正撞见国师站在祭台中央,九根镇魂柱已插好八根。满地尸首中,她认出了几具御膳房的太监——原来那些每日为她送膳食的人,早已被替换成万宝楼的死士。
“皇后娘娘来得正好。”国师转身,面具下的声音阴柔,“用你的凤血献祭,这天下便是我主的囊中之物。”他抬手召来数十名黑衣人,其中赫然有前日还在御书房伺候的参将和副将。
苏迁迁冷笑,将戒指高高举起:“你以为我不知道,这戒指里藏着万宝楼的解药配方?”话音未落,空间戒指突然迸发强光,无数密信悬浮空中,将万宝楼二十年来的阴谋昭然若揭。
国师脸色骤变,正要施法抢夺,天边传来熟悉的号角声。刘元帅的银甲在晨光中闪耀,十万大军如钢铁洪流般压境。国师绝望之下,竟抓起最后一根镇魂柱刺向苏迁迁,却被及时赶到的陈明挥剑挡下。
“拿下!”苏迁迁厉喝。禁卫军如猛虎般扑上,将残余叛军尽数擒获。她看着瘫倒在地的国师,想起前世被他陷害致死的冤魂,眼中杀意翻涌:“押去天牢,待平叛后公开处刑。”
三日后,刑场上人头攒动。随着监斩官令旗落下,国师等二十余名要犯人头落地。苏迁迁站在城楼之上,看着抄没的万宝楼财产被运往国库,流放的官员队伍蜿蜒如蛇。刘元帅、刘将军等功臣受封嘉奖,政令三司重新整顿吏治。
“娘娘,这是战报。”陈明呈上密函,眼中难掩喜色,“边疆失地已全部收复,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苏迁迁展开信纸,远处传来孩童嬉笑。历经这场浩劫,她终于明白,所谓凤仪天下,不仅是母仪天下的慈悲,更是雷霆万钧的魄力。指尖轻抚过腰间空间戒指,她知道,这一世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第210章 行赏
巍峨的金銮殿内,檀香袅袅,却掩不住空气中凝重的肃杀之气。苏迁迁身着凤袍,端坐在皇后宝座上,望着阶下群臣,目光如炬。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朝堂政变,她的眼神愈发沉稳,举手投足间尽显一国之母的威严。
“此次平叛,诸位爱卿功不可没。”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苏迁迁微微侧头,瞥见皇帝眼中难掩的疲惫与欣慰。
刘元帅率先出列,银甲虽已卸下,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陛下、皇后娘娘,此乃臣等分内之事。但求山河无恙,百姓安宁。”他身后,刘将军、王统领等人也纷纷行礼,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铠甲碰撞声。
苏迁迁轻轻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刘元帅临危不乱,千里驰援,力挽狂澜;刘将军浴血奋战,截断叛军退路;王统领护驾有功,保本宫安全抵达祭台……这些功绩,本宫与陛下都看在眼里。”她顿了顿,命宫女呈上早已准备好的锦盒,“现赐刘元帅黄金千两、良田百顷,另封其长子为骁骑校尉;刘将军晋升为镇国大将军,赐丹书铁券;王统领升任禁军统领,统领京城十万禁卫。”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感激之声响彻大殿。然而,苏迁迁深知,赏罚分明方能服众。她目光转向阶下神色不安的几名官员,冷冷开口:“但也有人,在叛乱之时,首鼠两端,妄图明哲保身。礼部侍郎孙大人,御史台周御史,你们可知罪?”
被点名的两人顿时脸色惨白,瘫倒在地。孙侍郎哆嗦着辩解:“皇后娘娘,臣、臣实乃……”
“住口!”苏迁迁猛地拍案而起,凤冠上的珠串随之晃动,发出清脆声响,“叛军围困皇城时,你们拒不发兵,甚至私通万宝楼余孽。这些证据,本宫早已掌握。”她示意陈明呈上一叠密信,“按律当斩,但念在你们尚有一丝悔意,现判孙侍郎流放岭南,永不许回;周御史削职为民,发配边疆充军!”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两人哭嚎求饶的声音。苏迁迁看着他们被侍卫拖出大殿,心中并无半分怜悯。前世的教训告诉她,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处置完这些官员后,苏迁迁将目光投向藏在角落的一群太监宫女。他们皆是在政变中通风报信、暗中相助之人。“小福子、采薇,你们虽身份低微,却心怀忠义。现赐小福子为御书房总管太监,采薇为昭阳宫主事女官,望你们日后尽心尽责。”
两人激动得泪流满面,跪地叩首:“谢皇后娘娘恩典!奴婢(奴才)定当肝脑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