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别碰那匣子!”陈明挥剑挡在苏迁迁身前,剑刃却被黑衣人手中的弯刀震得嗡嗡作响。这些黑衣人武功诡异,招式中竟夹杂着南疆蛊术与西域幻术。
千钧一发之际,王统领率援军赶到,战鼓声震碎迷雾。苏迁迁趁机打开玉匣,里面躺着一卷泛黄的帛书和一枚刻着“玄渊”二字的令牌。帛书上记载着前朝秘辛——原来三百年前,皇室为镇压上古邪物,将其封印在行宫内,而开启封印的钥匙,正是空间戒指与“玄”字玉佩。
“原来你们的目标是上古邪物!”苏迁迁将帛书收入戒指,“但你们以为,凭这些歪门邪道就能颠覆大胤?”她服下一枚灵丹药,内力瞬间暴涨,挥剑劈开黑衣人的包围。
激战正酣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劈中祭台。封印松动,一股腥臭的黑雾冲天而起,凝聚成狰狞的巨兽虚影。叛军首领癫狂大笑:“苏迁迁,这上古邪物一旦出世,你们谁都活不了!”
苏迁迁想起戒指中的宝物,取出一枚刻着太阳神纹的玉符。这是她在万宝楼密库找到的上古神器,此刻竟与邪物产生共鸣。她咬破指尖,将鲜血滴在玉符上,光芒大盛,与邪物展开激烈对抗。
陈明见状,立刻指挥大军结阵。刘元帅挽起震天弓,三支穿云箭破空而出,直取邪物命门;王统领率禁卫军高举玄铁盾牌,组成铜墙铁壁抵挡邪物的攻击。在众人齐心协力下,邪物的力量渐渐被压制。
关键时刻,苏迁迁将玉符与空间戒指、“玄”字玉佩融合,一道璀璨的光芒笼罩全场。邪物发出凄厉的惨叫,化作飞灰消散在空中。叛军首领想要逃跑,被刘元帅的副将一箭穿心。
叛乱平定后,苏迁迁在行宫废墟下发现了叛军藏匿的秘密据点。据点内堆满了从万宝楼劫掠的灵丹药、前朝秘宝,还有一本记载着朝中叛徒名单的账本。她神色冰冷地合上账本,下令彻查所有涉事官员。
班师回朝那日,京城百姓夹道欢迎。苏迁迁站在龙辇上,将缴获的叛军财物分发给百姓,赢得阵阵欢呼。在她的主持下,政令三司对叛乱余孽进行了最后的清算,数十名官员被抄家流放,刑场上的斩令昭示着朝廷的威严。
论功行赏时,苏迁迁加封刘元帅为镇国大将军,陈明升任丞相,王统领统领全国兵马。她还专门设立了监察院,直属皇后管辖,负责监督百官、整顿吏治。
深夜,苏迁迁独自坐在未央宫,摩挲着重新归于平静的空间戒指。这场惊心动魄的叛乱终于画上句点,但她知道,暗流从未真正平息。远方的西域、神秘的南疆,还有那个若隐若现的“玄渊”组织,都在提醒着她——守护江山之路,任重而道远。
窗外,月光如水。苏迁迁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将继续以皇后之姿,为这天下苍生,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第202章 血蚕蛊
秋霜初降,鎏金殿内炭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满朝凝重的气氛。苏迁迁展开新收到的密报,信笺上的朱砂字迹刺得她眼眶发烫——万宝楼分布在江南的三处据点遭劫,掌柜与暗卫无一生还,现场只留下半枚烧焦的“玄”字令牌。
“皇后娘娘,这是近半月来第七起。”陈明将案几上的卷宗推至她面前,素白的宣纸堆叠如山,每一页都记载着各地离奇失踪案与神秘命案。他指尖轻点其中一份,“扬州盐运使全家暴毙,验尸官称其五脏六腑皆成黑水,与国师所用巫蛊之术如出一辙。”
苏迁迁握紧腰间玉佩,冰凉的触感顺着掌心蔓延。自平定西南叛乱后,“玄渊”组织非但未销声匿迹,反而愈发猖獗。她抬眸扫过阶下群臣,目光停在新任礼部侍郎身上——此人正是周显仁的门生,自恩师死后,行事愈发低调却暗藏锋芒。
“传令王统领,抽调五百禁卫军伪装成商队,护送灵丹药前往江南。”苏迁迁声音清冷如冰,“务必将劫道之人引蛇出洞。”她又转向刘元帅,“将军率铁骑在暗处接应,一旦动手,格杀勿论。”
暮色四合时,苏迁迁在寝殿内取出空间戒指中的玉符。自从镇压上古邪物后,玉符表面浮现出若隐若现的星轨图,与“玄”字令牌上的纹路相互呼应。她将三枚令牌(国师、周显仁、叛军首领之物)并排摆放,突然发现令牌边缘的齿痕竟能拼凑成完整的地图。
“娘娘!江南急报!”小太监的声音在殿外响起。苏迁迁迅速收起令牌,接过战报的瞬间,瞳孔骤缩——伪装成商队的禁卫军在栖霞山遇袭,王统领重伤,参将战死,灵丹药尽数被夺。而战场遗迹中,发现了西域商队的驼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