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转一响,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但实际这后头还有一样,那就是“咔嚓”——照相机!
三转一响带咔嚓,这“咔嚓”少有人有,因为它贵的吓人!
这三转一响,职工家庭咬咬牙还是能买得起的,但“咔嚓”这玩意儿,有些家庭牙齿咬碎了也买不起,或者说不值当买。
二手的手表自行车,运气好的话七八十块钱也能买到。
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更是一样比一样贵,一样比一样不实用。
而这“咔嚓”就是大家伙眼里最不实用的玩意儿!
缝纫机好歹能做做衣服,收音机也能得空听个响,那照相机能干啥?
大家伙又不是记者,不需要天天拍照啥的。有事要拍照,上照相馆里花点小钱拍一两张不就成了?至于花将近两百来块买个这玩意回家吃灰吗?
没错,这时候的相机也不便宜,或者说相机这东西一直都不便宜。
最主要的是,这个时候除了那些机关单位和记者是配备照相机的,其他人想买那也得有门道。
这玩意,生产的可比手表自行车这些的还要少。
这也是为什么廖红霞在看到付生送的东西是相机时会这么惊讶的原因。
可真是大手笔啊!
三年前他被抓进去,难道就没有被搜家啥的吗?才出来一年不到,就买得起相机了?
想到付生是背锅进去的,没准出来后费平汉和马自在会给他补偿。
而且他好歹也是个据点负责人,要不挣钱,谁会冒着进去的风险给马自在他们干活啊?
闺女要是不收相机,自己就花钱给它买下来。
拍几张这个时候的照片留着,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车到公社。
廖红霞拐个弯的功夫就把相机收到了看空间里去,转身去向家找人。
马自在要是下手,估计也会先从需要经常往来县城和公社的向南山下手,得让他注意点。
第215章 :“老娘出生入死,你们谈情说爱?这像话吗!”
“什么?!”
“抢粮食的那群人是妈你抓的?”
向南山惊地从椅子上站起身,在堂屋里来回踱步。
“我今天大早上的去城里拿信件,邮局的同事就跟我说了这事。担心有人本路上抢东西,邮局那边的领导还给我配了一把手木仓。”
“回公社的路上整得我提心吊胆的。”
那半路上窜出来的兔子给他吓得车都骑不稳了,生怕是有昨晚没有抓到的黑市人躲山里拦路打劫。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也不需要他掏枪。
廖秀英听不明白,“什么抢粮食的人?”
知道自己媳妇儿这两天没去县城,向南山耐心解释:“就是昨天上午……然后当天晚上就把那些人抓了,咱妈不是在公安局里吗?她也参与了晚上的行动。”
廖秀英眯眼:“这事你回来后怎么不跟我们说?”
向南山:“我这不是怕你们担心吗……”
小两口眼神交流着。
廖红霞却转头跟丁玲和向爱国说后头的事情。
在得知黑市老大上门威胁廖红霞后,丁玲老两口也耐不住性子了。
“他们自己干坏事被抓怎么还威胁人呢?”
丁玲有些着急,自己跟廖家是亲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她还是清楚的。
更别说他们两家如今还有三个共同的孩子了!
万一那些人找上三个孩子……
那他们得疯!
在民兵队做事得向爱国,直接安排起来了:“这些日子,秀英带着豆豆去学校跟班上课。”
“年年跟岁岁由南山在家看着,反正你昨天已经拿了这周的信件回来了,要有急事就把孩子送你妈或者我那边去。”
丁玲点头,看向廖红霞,“有外人上公社这边,公社上的人会注意到的,有情况也都会搭把手,亲家你放心。”
面对丁玲这安慰,廖红霞点了点头。
“公社这边有亲家跟豆豆爷看着我是放心的,就是担心南山这家伙上城里拿信件的时候遭人暗算。”
“刚才听南山说邮局那边领导给了家伙事,我也放心不少。”
又嘱咐了几句向南山在城里不要一个人跟不认识的人交谈后,廖红霞留下一碗从国营饭店打包的肉菜就骑车回青山大队了。
回队里,廖红霞发现了有些不同的地方。
大队知青院那条道上,堆了不少木头跟砖瓦,一看就是要建房子了。
可这堆砖瓦的量,看着可不像是只建几个知青的小屋子啊。
看着倒像是……
“廖婶子!”
“廖婶子回来了!”
“哎呦!红霞妹子!你咋不声不响地上城里上班去了啊!可真是本事大!”
“听说还是上公安局嘞!那可是能抓人的单位!这下咱们大队怕是没人敢跟廖婶子呛声了吧?”